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让不爱说的孩子爱说且会说

让不爱说的孩子爱说且会说


www.cnkang.com  2012-12-3  《幼教博览》    
核心提示:让不爱说的孩子爱说且会说   我的孩子在外面碰到熟人,不会主动打招呼,也不知道怎样与陌生人沟通,有时弄得家长很难堪。在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时候,也发现他说话不积极……

  我的孩子在外面碰到熟人,不会主动打招呼,也不知道怎样与陌生人沟通,有时弄得家长很难堪。在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时候,也发现他说话不积极。家长怎样做才能让他爱说话,多说话?(云南/小富)

  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中,除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能力的发展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儿童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掌握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技能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必须能够辨认不同情境的特征,必须使自己的语言适合于不同的情境,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适宜而有效的行为;

  2.如何进行交流通常没有严格的规则可以遵循,这与词汇以及语法的学习大不一样,儿童很难分辨如何以及何时表现不同的行为;

  3.某一种交流情境所需要的有效的交流习惯,往往不同于其他情境,儿童根据不同情境做出言语上的调整也是有困难的。

  当儿童在成长中遇到这些困难时,他们就会觉得无所适从,在交往中就会出现一些退缩行为,比如不想与人交谈,不愿开口讲话等等。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找到影响孩子交流的主要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通常,激发孩子言语交流主动性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给孩子营造轻松、无压力的交流环境。

  轻松而无压力的环境是孩子喜欢说话的前提。孩子不愿意说话的时候不要逼迫孩子讲话,以免引起焦虑和紧张。孩子讲话时,父母不要急于纠正儿童的言语错误。有证据表明,经常被纠正言语的那些儿童往往比其他儿童的语言发展得慢。而且,经常被纠正言语的儿童会渐渐失去说话的兴趣和信心。

  2.为孩子提供充分讲话的机会。

  父母仅仅与孩子交谈是不够的,还要关注交谈的质量。父母和孩子交谈时,不要把孩子仅仅当成一个倾听者,要多给孩子发表自己意见、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同时,要耐心倾听孩子讲话,不要急着代替孩子把话说完,要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对孩子的话做出积极应答。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逐渐体会到语言的作用,习惯于表达以及学会如何表达。

  3.父亲要和孩子多交流。

  研究表明,不同家庭成员对儿童交流能力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和母亲相比,父亲更能促使儿童去调整和拓展交流技能,可以为儿童与不熟悉的人谈论家庭生活之外的话题提供支持。因此,父亲要多和孩子交谈,为孩子通往外部世界搭建“桥梁”。

  4.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语言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逐步扩大幼儿的眼界,会让幼儿在观察周围事物和人们的实际活动中,逐步增强他们的交流体验。在此过程中,让幼儿经常讲述发生在身边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并加以鼓励,既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会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借助其他表达形式激发孩子言语表达的主动性。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除了语言之外,绘画也是他们表达思想情感、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笔者经研究发现,语言和绘画的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当孩子不想用语言表达时,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经历或者身边的事情用画笔画出来。在此基础之上,请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图画,也是激发孩子表达欲望的一种好方法。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