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心理调节策略你注意到了吗?

心理调节策略你注意到了吗?


www.cnkang.com  2013-1-25  当代家庭教育报    
核心提示:心理调节策略你注意到了吗?   你带着孩子到饭店参加同事聚会。饭菜已上桌,但还有人没到,大家便边聊天边等待。孩子饿了,想吃,你不让,要求他再等一会儿,这时你的孩子可……

  你带着孩子到饭店参加同事聚会。饭菜已上桌,但还有人没到,大家便边聊天边等待。孩子饿了,想吃,你不让,要求他再等一会儿,这时你的孩子可能是什么反应——

  ①他生气地拍桌子或者踢椅子。

  ②他反问你:“我饿了,为什么不让我吃?”

  ③他乖乖地坐在那里,什么事情也不做,什么话也不说。

  ④他开始翻你的手提包,看看里面有没有好玩的东西。

  ⑤他眼巴巴地望着桌上的饭菜,忍不住吮起了手指。

  ⑥你说如果他今天听话,明天就带他去游乐场,他想了想,就自己出去玩了。

  ⑦他问你要钱,自己到外面买了一个冰激凌吃起来。

  或许孩子还有其他表现,但归结起来都属于不同类型的“心理调节策略”。

  人一生会面临大大小小很多挑战,其中一个经常性的挑战就是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而且不同的人通常采取不同的调节策略。

  这些策略中,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积极策略帮助孩子隐藏或者改变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办法适应当前的新环境,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和人际关系。

  ●消极策略助长孩子的不良反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也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发育。

  因此,父母平时要多加留意自己孩子的心理调节策略,引导他向积极方向努力,避免消极心理状况不断升级。

  孩子的心理调节策略通常有以下6种

  1.发泄:这是孩子使家长比较尴尬和为难的极端方式,他采取一些攻击性、伤害性、破坏性的情绪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宣泄自己的愤怒。除了①所表现的捣乱和破坏以外,其他还有尖叫、哭闹、摔打、骂人等消极行为。

  2.被动应付:孩子不主动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来调节面临的矛盾,而是被动地承受,什么也不想、不说和不做,只是发呆。如③。

  3.自我慰藉:孩子通过做一些无意义的重复动作来排解心中的焦虑,如⑤,或者“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说一些假想的话来歪曲现实以安慰自己,比如“这些饭菜不好吃”。

  4.主动解决:孩子积极主动地采取针对问题和困难的适应性行为,尽可能地帮助自己减轻压力,摆脱困境。除了如②所表示的,要求给出理由以外,还有口头反对、提出疑问、摆出条件、寻求合作、自己尝试其他办法(如⑦)等行为。

  5.替代活动:孩子自己想办法转移注意力,采取一些分心行为,忽略自己的需求,除了如④所表示的,主动寻找玩具以外,还有主动找别人说话、自己唱歌跳舞等行为。

  6.重新思考:指孩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对事物的价值重新做出判断和选择,最终调节心理平衡,如⑥,孩子“想了想”妈妈的话,在暂时的“小痛苦”(现在饿一会儿)和明天的“大快乐”(去游乐场)之间进行权衡,最后判断后者更有价值,经过重新思考,他愉快了调节了自己的心理平衡。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