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孩子的“犟”劲别强拧

孩子的“犟”劲别强拧


www.cnkang.com  2013-3-28  大洋网--现代育儿报    
核心提示:孩子的“犟”劲别强拧   家长把孩子的玩具拿走,孩子哭闹不休,家长会觉得孩子太“犟”不听话。其实,“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家长加以引导,孩子就会将……

  家长把孩子的玩具拿走,孩子哭闹不休,家长会觉得孩子太“犟”不听话。其实,“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家长加以引导,孩子就会将这个“坏性格”发展成为独立的性格、自信自强、坚强的毅力等。

  其实,“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如果做家长的善于观察与利用孩子身上蕴藏着的“闪光点”,及时加以引导,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将这个“坏性格”发展成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独立的性格、自信自强、坚强的毅力等。如果家长以犟制犟,那么孩子为了达到目的以至于纠缠不休,其后果可能是父母痛揍孩子一顿或不耐烦而让了步,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一旦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有了裂痕,造成对立情绪,孩子有可能总是逆着成人的意愿行事。

  因为孩子可塑性很大,所以其“犟”中不足的一面是可以改变的。当孩子发“犟”脾气时,家长可装着若无其事,当孩子平静下来后,再向他讲道理,使他明白无理的要求,无论再闹也不可能得到满足。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