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
![]() |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
![]() |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
![]() |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
![]() |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
![]() |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
![]() |
学龄前 少 儿 |
在论坛上,亚洲预防肺炎球菌疾病战略联盟主席、菲律宾总医院儿科传染病主任璐璐·布雷佛教授说,冬季向来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是儿童肺炎特别好发于冬季。专家提醒,当儿童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肺炎球菌的携带者不会导致发病,也没什么症状;但一旦当免疫力下降时,就可能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由于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很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等,家长容易忽视、延误诊治,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一旦发觉孩子有发热、感冒、精神异常不振、呼吸急促等,必须赶快送到医院诊断。
热点推荐:文章排行榜:
肺炎球菌诱发婴儿中耳炎
最近,童女士2岁大的宝宝变得格外“烦躁不安”。不但整天哭闹不休,还边哭边不由自主地伸手拉耳朵。起初,童女士以为,宝宝只是偶尔“闹闹情绪”,对此并不很上心。但两天后,童女士惊讶地发现,宝宝的耳朵流出了脓液。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宝宝得了急性中耳炎,罪魁祸首竟是“肺炎球菌”。
据了解,中耳炎不仅是非常普遍的常见疾病,同时肺炎链球菌还是中耳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同时也是肺炎和鼻窦炎的重要致病原因,还可能造成诸如脑膜炎、菌血症等致命的侵袭性疾病。澳大利亚临床病理与医学研究所感染性疾病与微生物学中心主任琳·杰伯特教授说,孩子2岁前通常都会得一次以上中耳炎,但家长可能并没发觉。
专家提醒家长,只有靠细心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才能及早知道;如果家长没有仔细检查,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哭闹原因来自于耳朵不舒服。如果没有适当治疗,还可能加重,甚至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祖辈带养”最易“双双中招”
王先生和王太太最近十分奔波,几乎每天都在儿科病房和成人病房两头跑,一刻不得闲暇。原来,上周在幼儿园就读的女儿感染了肺炎球菌,结果发高热、患肺炎。放不下工作的两夫妇毫不犹豫地将病中的女儿交给退休在家的奶奶照料。岂知,女儿的病还没康复,奶奶又病倒了。诊断结果显示,奶奶居然和小孙女一样,都得了肺炎。
“虽然肺炎球菌是一种非常普遍、终年发生的疾病,但更常见于春季和冬季两季。尤其是两岁以下的幼儿和65岁以上的老人因抵抗力较差,最容易成为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人群。”专家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健康流行病学参考小组、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医科大学全球健康中心主任易高·罗丹教授提醒,由于“祖辈带养婴幼儿”的家庭教养模式目前在亚洲普遍存在。一旦老人或孩子感染了肺炎球菌,最容易互相传染。
五类人容易患肺炎球菌性疾病
由于肺炎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说话等,都可能将病菌传染给健康人。因此,肺炎球菌是一种很容易被传染的细菌。易高·罗丹教授分析,除了低龄儿童和老年人最容易患上肺炎球菌疾病,此外还有四类儿童也容易患病。具体包括:2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因免疫功能发育不全,免疫力低,特别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感染;入托儿童,因和其他孩子频繁接触,非常容易感染,尤其是低于5岁的低龄宝宝;早产儿、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存在免疫系统紊乱和患有各种慢性病的儿童,比如:镰状细胞病、肺部疾病、脾脏切除等。
热点推荐: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