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照顾幸存儿童需要心理调节

照顾幸存儿童需要心理调节


www.cnkang.com  2013-7-19  信息时报    
核心提示:照顾幸存儿童需要心理调节   不要让孩子忘记灾难   儿童的情绪表达,和成年人不同。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对了解他们很有帮助。许多孩子不会主动表达,但在询问下能试着去……

  不要让孩子忘记灾难

  儿童的情绪表达,和成年人不同。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对了解他们很有帮助。许多孩子不会主动表达,但在询问下能试着去做。

  倾听孩子的经验和情绪,让孩子知道,不舒服是因为害怕、恐惧、或悲伤,这些情绪都很正常。

  不要告诉孩子忘记灾难,很多情绪困扰,正是因为他们想努力忘记,却做不到而造成的。另外,他们也会因为自己忘不掉,达不到别人的要求,而感到自卑羞愧。

  儿童还容易认为,灾难是自己犯错的结果,因此而内疚。

  首先,和孩子谈谈,灾难为什么会发生,让他们说出想法,对责任的想象和假设。如果发现孩子有自责的想法,告诉他/她,灾难是无法避免的,不是任何人的责任。

  其次,让孩子了解死亡。不同年龄的儿童,对死亡的看法也不同。先了解他们对死亡的看法,再给予可以接受的观念。

  3~5岁:否认死亡的事实,只关心自己的需要,用愿望来表达感受。

  5~9岁:明白人死不能复生,但不能理解死亡的意义,会有许多关于死亡的想象。

  9岁以后:对死亡有更完整的了解,更容易害怕。

  另外,儿童的情绪可能很激烈,让他们无法平静,比如,极度的焦虑和抑郁,频繁做恶梦,无法好好休息。邹小兵指出,必要时,用药物降低反应,让他们尽快安静,对心理辅导也有帮助。

  延伸:家庭与志愿者

  家庭共同恢复

  照顾幸存儿童的人,也需要心理调节。儿童对成年人的情绪特别敏感,并且会模仿他们的反应,一些负面的情绪会借此传递给孩子。

  和孩子一起缓解情绪,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说出来,和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向亲友和相关单位表达。

  尽力使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建立儿童心理档案 志愿者的另一个责任

  志愿者除了给予辅导外,做好记录,为今后的心理救助提供信息,对受灾儿童的长期发展很有益处。需记录的信息如右:

  发生灾难时的具体情况:

  儿童有什么样的反应

  鼓励孩子去描述他或她关于创伤事件的记忆

  对灾难的归因和看法

  最近儿童生活中的压力

  灾难发生前孩子的能力

  父母和亲人对灾难的情绪反应

  孩子过去的病史

  家族精神疾病史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