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常识

    发布时间:2015-02-17   来源:中华康网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每年新发病的结核病人800-1000万,每年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结核病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除了头发和指甲),以肺部最多(占80%以上)。肺结核有传染性,肺外结核一般没有传染性。结核菌是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结核菌的飞沫到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而传播。感染结核菌后90%的人凭借自身抵抗力不会发病,少部分感染者因抵抗力弱而发病。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梁莉

  如果不用抗结核的西药(化疗药物)治疗,痰菌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在发病后2~4年内有1/2的病人死亡,近1/4成为慢性传染源,只有1/4的病人治愈(自愈)。即使病人自愈,复发率也很高,有报告5年复发率36.5%。每例传染源平均每年可传染10-15人左右,每例结核病死亡者可传染30~50人。

  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1.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可伴有咯血、痰血、胸痛、呼吸困难等;2.全身症状(结核中毒症状):发热(常为午后低热)、可伴盗汗、乏力、食欲降低、体重减轻、月经失调。但必须注意:很多病人症状不典型,约20%的活动性肺结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体检时才发现。

  肺结核的主要诊断方法:胸部X线检查(胸部CT优于胸片)、痰结核菌检查。痰菌检查能确诊肺结核,但阳性率太低(仅1/3),另外2/3的菌阴肺结核诊断有一定困难,目前没有非常好的诊断方法,要靠医生根据X线、其它辅助检查和经验来诊断。支气管镜检查能帮助诊断肺结核,尤其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更大。

   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初治肺结核的治愈率达到90%以上。治疗原则:1.早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联合: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注意:必须用抗结核的西药,可以合用中药,但单用中药是治不好结核病的。3.适量:根据病人的病情、体重、年龄、肝功等情况使用合适的药物剂量。4.规律:每天按时按医嘱服药。5.全程:疗程至少需要6个月,有些病人需要9-12个月,耐多药病人疗程需21个月。初治肺结核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头两个月用四种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二者选一),后四个月用两种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抗痨治疗1-2个月大多数病人症状就会完全消失,但绝不能这时就停药,必须坚持服药满疗程,否则很多会复发,而且更难治。

  抗结核治疗中可能会发生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据报道发生率在百分之几到十几不等。其中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肝损害最重要,其它还有关节损害、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肾损害、耳毒性等。所以抗痨过程中需做到两点:1.定期复查2.不适及时就诊。有些病人已有异常却没症状,定期复查能及时发现异常。抗痨的头两个月中,每半个月常规复查一次肝功和血常规,以后每月复查一次。若在用链霉素或阿米卡星,检查项目需增加肾功和尿常规。另外,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到医院就诊。比如:胃口不好、恶心、呕吐、右腹部胀痛或隐痛不适、面部或眼睛发黄、出现皮疹、皮肤出血点、发热、严重失眠、兴奋、抑郁、烦躁、关节酸痛、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视野缩小或缺损、耳鸣、听力改变或下降、头晕、眩晕、平衡障碍、腰痛、酱油色尿等。不良反应的处理比较复杂,有些轻微的不停药,有些需调整抗痨药物,有些必须停药。不正确的处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果不管它、继续用药,有些反应会导致严重的损害甚至死亡;而如果不恰当地停药或者用太弱的方案,则会导致结核病无法治好,发展成慢性结核病,最后死亡。注意:不是所有医生都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抗痨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必须找专业机构有经验的医生处理。

  结核病人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加强营养、均衡饮食,足够的休息,适量的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有咳嗽者跟别人接触时最好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痰要吐在装有消毒水的杯子里,太阳晒衣服和被褥。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需去医院检查。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对于传染病,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在护理患者或者和患者接触的时候被传染,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肺结核都会传染的,具体情况还是要看检验结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肺结核的传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