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发黄大米要警惕得肝癌

    发布时间:2016-02-13   来源:中华康网   

   肝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肝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人因为节俭,常食用发黄大米,可以诱发肝癌的发生。来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

  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五谷杂粮,但是如果经常吃已经发黄、变质的大米等粮食就可能给健康造成威胁。大米若出现淡黄色称为黄变米,大米变黄是因为大米在储存过程中由于自身水分含量高,在酶作用下产生热,致使霉菌繁殖,出现霉变现象并呈现出黄色。霉菌中主要包含真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它是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的有毒代谢物的统称。

  黄曲霉素具有极强的毒性,是当前生物致癌物致癌力最强的一种,黄曲霉毒素持续摄入体内可产生作用力持久的慢性毒性,对肝脏造成巨大损害,导致肝脏出现亚急性和慢性损害,如肝实质细胞变性和灶性坏死、肝实质细胞增生、以及胆管的囊性增生等,最终导致肝癌等的发生。

  黄曲霉毒素可致患者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这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3个月后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还可能伴有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多数患者在晚期会有直肠、肝、胃大出血现象。

  下面来介绍下识别黄大米的小窍门。

  看颜色:米粒暗淡无光,表面呈黄色或有白道沟腹,发脆,易断。

  闻气味:有霉味,硬度低。

  口品尝:蒸煮后黏度小,食用时口味寡淡,有霉味,口感粗糙。

  温馨提示:如果一旦发现购买的大米发黄发霉,一定要及时处理,切不可食用,以免摄入毒素,导致肝癌等癌症的发生,危及生命健康,只有在日常饮食中做到合理健康,才能有有效的预防肝癌的发生。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盘点诱发肝癌的十大原因 
随着肝癌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肝癌开始被人们逐渐的重视起来。肝癌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引起了患者的生命安全,40岁左右的中青年,是人生阶段中最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