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心肌梗塞风险高于老年人

    发布时间:2016-02-01   来源:中华康网   

  现在患病的人也是比较多了,人们也是要及时的来处理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心肌梗塞的出现也是很难处理的,我们大家在发现以后更是要选择好的方法,多方面注意后也是要积极的来治疗,那么,年轻人心肌梗塞风险高于老年人?下面和专家解答吧。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急性心梗患者没有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为此,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组织实施《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规范心梗的救治。

  年轻人突发心梗更易致命。

  尽管心梗的发病高峰是60~70岁,但年轻患者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中青年通常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为前途打拼经常体力透支,加上缺乏运动、饮食油腻、环境污染、吸烟等原因,心脏血管内膜受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这是发生心梗的基础。当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诱因时,如持续熬夜、过度疲劳、酗酒等,就会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发作心梗的风险性和致命性更高。余丹青说,老年心梗患者通常有心绞痛病史,因为血管狭窄,可形成 “侧支供血”。当血管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时,较正常血管可通过侧支供血给狭窄血管,从而能发挥一点补偿作用。但年轻人首次发作心梗前,一般血管没有明显缺血预适应过程,因此心肌一缺血,就没有其他通路,更为致命。

  心梗患者容易被延误治疗。

  当急性心梗发作时,时间最为宝贵。一般来说,从发病起到接受介入治疗、再灌注的时间应控制在90分钟之内,越早越好。但实际上,大部分心梗病人从发病到介入治疗的时间都被延迟了。余丹青介绍,从临床上看,病人被延误的原因有:

  一是病人自己意识不强而延误了,不少患者发作了胸闷、胸痛之后,自觉不严重,总想熬过去,而不是第一时间想到打120;二是病人被送去医院的路途上被延误了;三是到医院后未能第一时间接受治疗,有些医院的急诊医生缺乏相关知识,未能第一时间安排患者进导管室,有些情况则是患者筹不及医药费,或患者(家属)对医生不信任迟迟不敢下决定导致医生不敢轻易决定手术。

  上述是专家对于疾病出现的方法,相信人们都有自己的发现,同时也提醒患者要注意其中所产生的危害,在及时全面的了解在积极处理和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解析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哪些 
在医学上疾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的亲密的,所以一旦有什么身体不适我们需要马上看病吃药,以免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