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50问(16~20)

    发布时间:2015-02-02   来源:中华康网   

16. 被疯动物咬伤后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为了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定的标准方法原则,对新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非破皮咬、抓伤,局部应彻底清洗消毒,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而对身体的任何部位的破皮咬、抓伤或被狗舔到粘膜,     必须及早预防处理并遵循如下三步并重的处理原则:1.及时、彻底、正确处理伤口;2.正确使用抗狂犬病血清;3.按说明书规定的免疫程序使用狂犬病疫苗。若按形象化的公式表示“即咬伤后的处理效果=伤口处理+抗狂犬病血清使用+狂犬病疫苗注射=1/3+1/3+1/3=1,这可看作“完全的”免疫预防措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李在村     我们主张局部伤口在3小时内处理,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在24小时内使用(最好在12小时内),不宜超过72小时,此时为最佳时间,三步并重原则若按此时间处理,效果会更好一步。应用组织培养疫苗预防注射产生的并发症的危险比脑组织疫苗少得多,孕妇和婴儿绝非狂犬病预防接种的禁忌症。由于已知狂犬病的潜伏期很长,即使几个月前被咬(抓)伤未就医的患者应如最近咬伤一样的方式处理。

17. 被疯动物咬伤后为什么必须及时冲洗伤口?     狂犬病毒从伤口到侵入周围神经的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或更长(也有直接伤及神经的),如能及时冲洗处理伤口,则能将入侵的病毒全部或大部分消除或杀灭在伤口周围,阻止其扩散。     据报道,一条疯熊咬伤多人,其中数名伤员把熊打落河中,并继续在河中与疯熊搏斗,直到把熊淹死。事后未作预防注射,下水的伤员无一人发病,未下水的伤员先后发了狂犬病。说明当时的河水冲洗伤口起了很大的作用。     动物试验发现,在37℃气温下,被疯动物咬伤后30分钟内冲洗伤口,可洗下20-40%侵入的病毒颗粒(因细胞的敏感程度不同而有差异)。     其他资料也证明,被疯动物咬伤后3小时内彻底处理伤口,可降低狂犬病发病率9-18倍。     狂犬病毒进入伤口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穗状(或鼓槌状)突起与宿主细胞的一些受体之间接触而连接,粘附在敏感细胞的包膜上。     任何能改变狂犬病毒表面糖蛋白和脂蛋白结构、破坏其整体的条件,都影响狂犬病毒对细胞受体的吸附过程,即影响病毒的感染力。及早用脂溶剂或弱洗涤剂(肥皂水或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即可起到冲洗作用也可分解狂犬病毒的糖蛋白和脂蛋白,使病毒失去感染力并易被洗脱。试验证明用20%肥皂水或1/1000~1/500的新洁尔灭溶液处理效果较好。(应注意:新洁尔灭属于季胺类药物,可中和肥皂而失效,故不可与肥皂水和用)     Fescharek  R …//vaccine.-1991,9(12)-868~872 狂犬病接触后预防:当不遵守WBO预防指南时 狂犬病致死率达100%,通过完整粘膜接触带病毒唾液可使30-40%的人感染狂犬病,因此提高免疫预防效果关键是要避免疫苗免疫失败。 1985-1990年间泰国和印度报告的15例接触后使用Behring药厂生产的精制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效力≥2.5IU/ml)无效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除一例为角膜移植感染外均为狗咬伤。多部位和深部咬伤6例,上臂和手指咬伤2例。伤口处理情况,只有1例采用肥皂和水清洗,所有病例均未使用人或马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作局部浸润注射。疫苗注射太迟,均在咬伤2天以后才开始注射。以上无一例遵照WHO指南。     作者强调指出,对于下述情况,第一次应注射2剂疫苗,分别于两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受伤超过24小时     缺乏人或马抗狂犬病血清。     多处受伤,尤其是头、颈、上臂或手指等高危部位。     伤口未作处理或处理不正确。     免疫损害者(如酗酒)、重度营养不良者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和/或有损免疫应答的慢性疾病患者。(国外医学 1992,5:231-232) 据WHO第八次狂犬病专家会议提出:(林放涛教授)凡被疯动物破皮出血的,均应加用狂犬病免疫血清。

18. 被疯动物咬伤后如何处理伤口?     被疯动物咬伤后,应当立即(伤后3小时)用肥皂和清水洗刷伤口。最好用20%肥皂水或1/1000—1/500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10-20分钟,最后用大量清水清洗10分钟,然后涂上浓碘酒。重伤者应该冲洗伤口后,在伤口及其周围浸润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即先将血清滴入伤口(此时不涂碘酒,因碘酒可使血清变性影响效果),并在伤口周围及底部作环形点状封闭注射,针尖朝向伤口底部,边进针边推注血清,直至伤口底部。     为避免感染向组织内扩散,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敞开(几小时至三天),只要没有伤及大血管,可不必包扎缝合。穿透性伤口应用棉签沾20%肥皂水或1/1000—1/500新洁尔灭溶液作检查性冲洗(注意更换棉签),有条件的宜用注射器针头对准伤口冲洗,较深的伤口,应注意将污物清洗干净,再滴入抗狂犬病血清,并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菌素。如有条件轻伤者也应用抗狂犬病血清。     咬伤后及早进行局部处理有重要作用,局部处理越早越好,即使延迟了1-2天,甚至3-4天以上,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伤口已经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反复用肥皂水洗擦,直到稍有出血为可,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加用抗狂犬病血清。局部使用它,不仅可在病毒侵入神经末梢前将其中和,而且能激活局部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对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

19. 为什么被疯动物咬伤一般不缝合不包扎伤口?     处理伤口为的是尽早彻底的将伤口里的狂犬病毒及其它污染物洗掉,并尽量将伤口周围的病毒杀死。一般不缝合不包扎伤口。因为敞开的伤口便于反复冲洗和排血引流,从而减少感染发病机会。且缝合的针伤还可扩大感染伤口,更不应扩创伤口,只有当大片组织撕裂,造成功能障碍或较大血管破裂或脸部严重咬伤影响美容者,必须经彻底冲洗消毒伤口,滴入抗狂犬病血清并对伤口周围及底部浸润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若一时没有抗狂犬病血清,也需赶快找到,先行浸润注射,才可施行缝合)。缝合应是松散的,以便于继续排血引流。     武汉市一12岁男孩被狂犬咬伤下肢和足背,本来不必缝合伤口,当时虽然使用了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但对伤口作抗狂犬病血清浸润注射就缝合了,结果189天后患儿死于狂犬病。

20. 用哪些方法处理怀疑带有狂犬病毒的物件?     狂犬病毒经60℃、30分钟或100℃、5分钟加热即可杀死;对强酸、强碱、高锰酸钾、47~70%酒精、碘酒敏感;易为胰蛋白酶、β—丙内脂灭活;1%福尔马林、1‰升汞在15分钟内可杀死病毒;日光、紫外线照射可迅速破坏病毒;肥皂水和新洁尔灭等脂溶剂和弱洗涤剂很容易将病毒颗粒外膜的脂类和糖蛋白裂解,使病毒破坏失去感染力。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有狂犬病还能活吗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狂犬病的致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