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部分内容
第一周 独立是竞争的前提
所谓独立,就是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任何形式的对抗中,掌握控制的权力。独立是一种基础生存能力,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首要条件。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依赖别人的呵护与帮助,即便他具有再高超的技能,也只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堪一击。所以,独立能力是竞争力的必备前提。
对于孩子的智能培养,独立能力应该是重中之重。俗话说:“温室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道理虽浅显,意义却很深。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3岁还不会自己撒尿、4岁还不会自己穿衣、5岁还认不得回家的路,那么,纵然他能识字上千、背诗百首,人们能惊呼他为“天才”吗?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又会怎样呢?古往今来,许多“天才神童”在成人后变为平庸之辈甚至丧失生活能力者并不少见。
【本周课程】
从独立生活开始
学会公平合理的竞争
培养耐心、磨炼意志
做事情坚持到底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Mon.从独立生活开始
课标解析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自己做事有危险,待孩子大了,到一定的年龄,自然会懂得独立。以致于很多孩子到四五岁时还不会自己洗手,凡事依靠父母。而事实证明:越早独立的孩子,长大后的自理能力越强,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这一课主要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容应对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独立思考和想象。在此之前,父母应知道如何让孩子开始独立。
1.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
要想让孩子独立地完成某件事情,首要条件之一,是他的内心一定要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这种感觉的源头来自于父母。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时,一定要让他充分地感受父母的爱,与之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让他对周围事物充满信任。只有这样,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才会大胆地探索外界事物,并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
2.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孩子的独立性格能在自由的空间中发展得更好,所以,父母不仅要为他提供独立的操作空间,还要为他提供独立的思考空间。也许你巴不得把孩子拴在裤腰带上,随时掌握他的一举一动,就连他在幼儿园里的一举一动都不放过。可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却会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离开父母的羽翼便无法生存。
3.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
独立固然重要,可在孩子独立的同时,还必须保证他的安全。孩子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才能让父母放心,安全保障是让孩子学习独
立的前提。因此,父母首先要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同时让他学会躲避危险,懂得自我保护。换句话说,能够自主地躲避危害,也是孩子独立的一种表现。
4.当孩子的好榜样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非常容易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所以,父母一定要为他做好榜样,在生活中不能扮演依赖他人、游移不定、动不动就寻求别人帮助的角色。如果你是一位独立的妈妈,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也会如己一样独立。
5.训练孩子承受委屈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很少受委屈,一旦在外面受一点委屈,便可能大哭大闹或者不知所措。事实上,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委屈也可算是一种人生考验,所以,父母有必要让孩子从小接受委屈训练。委屈教育同时又是一种是非教育,当孩子真的能做到明辨是非时,他也一定能做到勇敢地承受委屈。
6.鼓励孩子独立行动
当孩子能够独自行走后,他的独立意识就已开始萌生。此时,如果父母还总是说“你还小,我帮你……”,便会严重地挫伤孩子的自主意识。就算父母知道孩子会把扣子扣错,也应让他自己动手。当孩子独立行动的意识越来越明显时,父母应更加积极地鼓励和引导,为他提供做事的机会,让他体会动手的乐趣和喜悦。
7.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独立性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发展做过高或不合理的要求,更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而责骂他。可同孩子一起分析没达到要求的原因,再想办法改变。虽然孩子可能一下提不出好的建议,但却可以为他提供一次独立思考的机会。
训练方法
目标:进行空间方位感的训练,为孩子日后的独立活动打下基础。
◆ 游戏一:画地图
工具:白纸几张,彩笔1盒。
方法:
1.记住家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带孩子外出时,父母应有意识地指出家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如,公园、体育馆等),让孩子对经过的路途有个大致的印象。带孩子坐车时,可详尽地跟他讨论行进路线(如,幼儿园→一条巷子→一家冷饮店→小伙伴的家),任何去过的地方,都可以让他知道地名和主要标志。
2.凭记忆画地图
通过画地图,学习方位知识,训练精细动作,培养记忆和逻辑推理能力。
(1)画一座房子,假定这就是自己的家。
(2)与孩子一起回忆家的旁边有什么显著的建筑物,和孩子一起画出来。
(3)画好后,让孩子为“家”添置陈设,如,床铺、桌子、电视等,看看孩子画的位置是否准确。
(4)让孩子独立地画一张地图,以家为中心,画出周边的建筑物。如,公园、小朋友的家、冷饮店、便利店等。
(5)和孩子一同探讨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哪条路最远。试着让孩子走一回,当他在途中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时,还可对地图内容进行添补,将此处标注上去,逐渐丰富“家”的概念。
◆ 游戏二:帮水杯宝宝找家
工具:杯子1个
方法:
当孩子能自己端着水杯喝水时,父母就可以开始训练他把自己的水杯放回原位的游戏,借此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让他在以后的独立生活中养成归位的好习惯。
1.要给孩子喝水之前,可先问他:“宝宝的水杯在哪儿呢?”当他找到水杯后,要及时地表扬他。
2.喝完后,可这样对孩子说:“水杯宝宝要回家,宝宝,你帮水杯宝宝找找它的家在哪儿呢?”让孩子自己回忆,然后鼓励他将水杯放回原位。
3.可以将水杯换成图书、玩具、水果等,游戏方法同上。
重点提醒
★外出时,父母不要忘记对孩子进行路线介绍,无论是胡同、街道、建筑物还是其他交通路线,都应向孩子交待清楚,孩子记住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记住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及区号了,父母平时应有意识地对他进行引导。
★可有意识地安排五六岁的孩子独立外出买些东西,如,一包盐、一瓶酱油,第一次最好暗中“保护”。在孩子的衣兜里装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联系人的姓名等,以便孩子在没记住回家的路时,能在警察的帮助下安全返回。
Tues.学会公平合理的竞争
课标解析
竞争无时不刻地存在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因此,让孩子从小学会合理竞争,适应竞争环境,是为他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打下基础,同时提高其独立的生存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已成为当前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孩子学习竞争时,一定要让他明白,只有良性竞争赢得的成就,才是成功的;只有公平合理的竞争,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这一课主要是通过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竞争环境,让孩子慢慢学会竞争,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做到这一点,以下方面不可忽略:
1.与别人竞争,也与自己竞争
竞争分为横向竞争与纵向竞争。横向竞争是指与他人进行竞争,以求超越他人;纵向竞争是指与自己竞争,让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竞争,力求每日进步,以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
与他人竞争。首先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与他人竞争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竞争中的主要内容。父母平时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竞赛,以班、组为单位进行智力或体育比赛,也可与孩子一同参加家庭竞赛,鼓励他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学会协调与合作。通过与他人竞争,让孩子懂得竞争的原则是公平、公正的,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与自己竞争。孩子对与自己竞争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但它却是启蒙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教导孩子与自己竞争时一定要让他明白,与自己竞争是一项勇于挑战自我的举动,只有赢得了自己,才能征服他人。所以,父母要多多引导孩子与自己竞争,与惰性做斗争,不怕困难,超越自我。
2.为孩子创设竞争的情境
首先,父母可为孩子讲述竞争的含义,根据孩子在竞争中的表现,适当强化或减弱孩子对竞争的反应。如果孩子的竞争反应较弱,要设法激发他的竞争欲望;如果孩子的竞争反应较强,则应引导他适当地控制情绪,及时转移注意力,使其强烈的情绪得到缓解。其次,激发孩子参与竞争的愿望,可为他购买一些有关竞争成长的书籍,讲些相关的故事,引导他看一些体育比赛,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他了解竞争的意义、竞争与生存、竞争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再次,让孩子懂得竞争的原则,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参与竞争,同时,控制好竞争强度,过于强烈、刺激和持久的竞争,会对孩子的脑神经产生负面的影响。
3.学会遵循竞争中的美德
父母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遵循竞争中的美德。竞争中的美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公平、公正、公开、公心。所谓公平,即通过自己的实力取得胜利;公正,即明礼诚信;公开即竞争不应是狭隘、自私的;公心,即竞争不应暗中算计别人,应齐头并进,凭自身的实力超越他人。当然,竞争并不排除协作,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信念,单枪匹马也不易取得成功。当孩子自己能判别出哪些竞争是良性的,哪些是恶性的,遇到恶性竞争懂得如何处理,并在竞争中宽容别人,他就具备了竞争的美德。
4.正确面对胜利和失败
告诉孩子只要竞争存在,就必然会有胜利和失败。取得胜利时,不要骄傲自满,应继续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向更大的成功迈进;遭遇失败时,也不要灰心丧气,应苦练本领,争取下一次取得胜利。
训练方法
目标:训练孩子的动作敏捷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培养他的竞争意识,
体会竞争中的成就感。
◆ 游戏一:小刺猬背水果
工具:小刺猬头箍、水果卡片若干,双面胶1卷,粉笔1支。
方法:
1.选一块平整、安全的游戏场地,用粉笔画一条起跑线。
2.在水果卡片背后粘上双面胶带,胶面朝上放在距起跑线10~20 米之外的地方。
3.和孩子一起戴上小刺猬头箍,用爬的形式参加比赛。
4.到达放置水果卡片的地方,通过翻滚将水果卡片粘在自己的身上,不能用手捡,否则就算犯规。
5.迅速爬回起跑线,谁爬得快且粘的水果卡片多则算获胜。
◆ 游戏二:机敏的猎人
工具:沙包2个,小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动物卡片若干。
方法:
1.由孩子扮演猎人,双手各拿一个沙包站在前面,爸爸妈妈戴上小动物头饰扮演小动物,站在“猎人”身后3米远的地方。
2.“猎人”慢慢往前走,“小动物”尾随猎人身后,慢慢往前走。
3.“猎人”突然转身,将沙包抛向“小动物”,“小动物”应尽可能地躲避。
4.如果哪个“小动物”不幸被沙包打中,则算被“猎人”捕获,获取相应的动物卡片一张。被打中的那个“小动物”更换头饰,游戏重新开始。
5.如果“猎人”进攻3次都没有成功,“猎人“则要被替换下来,去当“小动物”,游戏重新开始。几个回合之后,看谁捕获的“小动物”最多,谁就获胜。
重点提醒
★竞争又分善意竞争和恶意竞争,恶意竞争很多是由竞争后的奖励而引发的,在孩子还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时,就算是做游戏,也不能给获胜者过于丰厚的奖励。如果是与小朋友一起游戏,最好能在游戏结束时,根据胜负,将奖励分为一、二、三等,每人都有奖励,每人都能满意地接受。
★孩子最爱与父母竞争,因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如果他能赢过爸爸妈妈,一定会开心一整天甚至好几天。所以,在游戏时,有时父母故意输给孩子也未尝不可。当然,也不能让他“逢玩必赢”,以免滋生骄傲的情绪,父母掌握好这个度非常重要。
Wed.培养耐心、磨炼意志
课标解析
意志力是人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主动变革现实的行为,它既能调控态度,又能调控情绪,促进并保证理智的充分发挥。意志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推动力,也是一个人真正独立与心智成熟的表现。现在的孩子大都缺乏意志力,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与包办之下,非常容易被外界击倒。所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锻炼其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久性,养成从小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1.激发孩子在正确的动机下行事
孩子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会充满好奇,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增多,他的欲望会越来越多。这些欲望有的是适当的,有的则是不恰当的,对此,父母应培养孩子对适当欲望的追求力和对不恰当欲望的控制力,养成对正当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2.摸清孩子意志品质方面的薄弱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强弱各不相同。因此,父母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找准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并同孩子一起确定自己的努力目标,这样,孩子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在前进中不怕苦、不怕累,一步步地向长期目标靠拢。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孩子坚强的意志力也就会随之建立起来。
3.尽量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
情绪和情感对意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愉悦的情绪、健康积极的情感,能给人以力量,让人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强;反之,不良的情绪、消极的情感,则会使人意志消沉和薄弱。所以,父母应创造一切条件,经常让孩子处于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中,有利于其意志力的增强。
4.从小事做起,磨炼孩子的意志
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炼孩子意志的好方法。历史上许多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曾通过小事磨炼自己的意志。正如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因此,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要从他“小的克制”入手。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平时多为他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多给他一些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父母不要代替包办。当孩子完成得较好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训练方法
目标:通过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调动其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做事的条
理性,使其耐心得到巩固。
◆ 游戏一:种土豆
工具:土豆1个,带土壤的花盆1个。
方法:
1.为孩子准备1个土豆,放在温暖湿润的环境,让孩子每天观察它们。
2.待土豆发青、发芽时,跟孩子一起将土豆埋在花盆中,观察幼苗的成长状况,为他讲解植物生长的原理。
3.跟孩子一起写观察日记,内容包括:土豆发青日期、发芽日期、栽种日期、幼苗出苗日期和样子、幼苗生长过程等等。还可让孩子画一些有关土豆的插图,使日记内容显得更加丰富。
◆ 游戏二:学轮滑
工具:轮滑鞋一双,相关护具一套。
方法:
1.站立。穿好轮滑鞋,戴好相关护具,试着让孩子把双臂从身体两侧平举至肩高,左脚跟顶住右脚内侧,以T字型站立,这是学习轮滑最基础的姿势。
2.踏步。踏步包括原地踏步、侧踏步、踏步前进等。先将双脚由站立的T型变成外八字向前踏步,重心移至左腿,稍微抬起、放下,再把重心放至右腿,左腿稍抬起、放下。一直重复这个动作直至熟练。
丰胸 保湿 美白 防晒 抗皱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