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骨折多长时间能下地走路

参与医生

北京医院 纪泉 主任医师
骨折后一般要早期免负重下地活动,需要6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够部分负重,8周左右的时间完全负重。所以对于下肢的骨折,负重要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才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在早期可以扶双拐或者使用助行器,进行免负重活动,通过早期的活动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如果是股骨干骨折、胫骨骨折,或者踝关节的骨折,都可以通过早下地、晚负重的方法,使骨折更快达到愈合,一定要注意避免早期负重。一般在4周左右的时间,要观察骨折愈合的情况。通过拍摄X光片与局部的查体,判断骨折骨痂是否有一定的愈合。在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可以部分进行负重活动。从逐步负重约10kg开始,逐渐过度到负重到30-50kg,然后负全部体重,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观察局部是否有明显的疼痛、是否出现骨折的变形,避免局部的肿胀明显,避免骨折断端出现移位,要适当保护,避免剧烈活动。一般在8周左右的时间,骨折愈合达到较好的强度,可以负全重行走。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骨折愈合有很好的强度,可以适当走路活动。在6个月以后,骨折与愈合达到较高的强度,可以适当进行慢跑等体育活动。​一定要观察骨折的愈合形式,注意拍摄X光片,定期复查,才有利于对骨折的判断。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