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脑胶质瘤的检查方法

参与医生

山西省人民医院 赵建伟 主任医师
胶质瘤患者都有典型的颅高压表现,以及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做的检查是头颅CT检查和头颅MR磁共振检查,以及一系列特殊序列磁共振检查。头颅CT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颅内占位、是不是胶质瘤,胶质瘤在CT上表现为脑内低密度或者混杂密度占位,即黑的或者黑白相间,低级别胶质瘤没有瘤周的水肿,高级别胶质瘤伴有瘤周水肿,有明显的占位效应,就是中线移位、侧脑室移位、侧脑室受压变形。 磁共振显示肿瘤的部位、性质等方面要比CT优越,低级别胶质瘤在磁共振上表现为T1是低信号,T2是高信号的脑内病变,低信号指的是黑,高信号类似于白,主要位于白质内与脑组织内,在影像上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瘤周水肿较轻,病变不强化。高级别胶质瘤磁共振表现为信号不均匀,混杂信号,肿瘤有明显的不均匀强化,肿瘤与瘤周界限不清,水肿比较严重。 为了进一步了解肿瘤的性质、恶性程度、周围血管与传导束的关系,还需要做磁共振的特殊序列检查,比如磁共振的波谱成像即MRS,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糖代谢与其他分子代谢的情况,从而对胶质瘤与其他种类进行鉴别。功能性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病变与周围脑组织功能的关系。弥散张量成像即DTI,判断胶质瘤良恶性程度和侵袭性价值,以及胶质瘤与脑白质结构的关系,观察纤维素受损的情况。通过CT和核磁诊断明确,根据病史、体征,以及患者目前状况,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