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什么是血管压迫神经学说

参与医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范存刚 主任医师
血管压迫神经学说,是临床针对颅神经和脊神经的病变提出的一类解释的学说。它主要指临近神经的重要血管由于长期波动性的压迫,对临近神经造成刺激,使神经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出现压迹,同时对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这种学说主要用于解释临床上发现的一些疾病。例如脊神经根受到压迫,可以引起神经根分布区疼痛、麻木、肢体无力等表现。更常见的是颅神经的压迫,例如面神经受到临近血管的压迫,可能出现面部不自主性抽动,也就是临床所说的面肌痉挛。如果三叉神经受到血管长期波动性的刺激和压迫,可以形成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顽固性疼痛,疼痛比较剧烈难以忍受,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还有患者由于舌炎神经受到压迫,可能出现顽固性的下颌部位、咽喉部位、舌根部位疼痛,甚至严重时会影响患者进食。以上都是临床解释神经相关疾病的血管压迫神经学说。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