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外围性脑积水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参与医生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王迎宾 主治医师
外围性脑积水主要是额叶和额顶叶对称性蛛网膜下腔增宽,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宽属于一种生理现象。判断蛛网膜下腔正常范围的标准是额顶区大脑皮层表面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宽度,正常为0-4mm,纵裂前部宽度约为0-5mm。有研究认为,婴儿及新生儿脑外间隙较宽,呈现小、大、小的演变规律。新生儿无脑周围间隙脑沟可见,仅可见到窄小的纵裂。2-12个月的婴儿脑外间隙可明显增宽,以2-6个月最明显,至2岁左右,绝大多数小儿脑周围间隙及脑沟消失,仅有较窄的纵裂。特发性外部脑积水一般预后良好,多数2-3个月后脑积水减少,2-3岁时可完全吸收,为良性的自愈性疾病。对无任何症状者,无需治疗。此时应结合临床定期复查。患儿囟门闭合后,本病自然消失,一般无后遗症。鉴于X线辐射对婴儿的影响,不要过于频繁的复查CT,主张每隔6-12个月复查1-2次。继发性外部性积水应视病因及临床表现而异,病情轻者与特发性外部性积水相同可自行消退吸收,无症状者或偶尔发现者可不必治疗。大多数患儿去除病因后可自行吸收,不需要特殊干预,以免增加患儿不需要的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