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如何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

参与医生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李慧君 副主任医师
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关注最多的是恶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原因的猝死。根据危险程度分级: 1、轻度心律失常:正常人群也会有,是偶见出现。如房早、室早、室上性早搏。会导致短暂的不舒服,或者没有感觉,只是在心电图检查或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需要过多干预; 2、重度恶性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心脏骤停、可以导致猝死,往往是指持续缓慢的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或者是室速、室颤原因;原发短暂的心律失常:是可以治愈的,往往是指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心律失常;持续多年的心律失常:都是继发有器质性器官损害,如常见的长期心梗以后导致的心脏缺血,缺血部位梗死会形成纤维化,会导致心电的不稳定,出现室早、室速和室颤,此种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如果是明确的有继发因素,比如是由心脏缺血导致,通过改善心脏缺血和对心肌的再灌注治疗,缺血改善以后心律失常就会减少或者治愈。 对于心律失常检查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心电图:最常见也是最便宜,但是,心电图的特点较短暂,只能是在一瞬间,所以有些心律失常抓不住; 2、动态心电图:效果较好也最实用,有24小时、72小时甚至1周的心电图,通过监测患者在这之间出现的心律失常,根据结果判断是哪一种心律失常而进行不同的治疗; 3、经食道心电图:在临床使用的不是很多; 4、运动试验:主要是评估患者有没有心脏的缺血,运动以后有没有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出现。 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是和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种类、持续的时间、发生的多少,以及有没有继发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不是一概而论。如何判断是哪一种心律失常,或恶性程度的高低,最主要的手段现在还是动态心电图最常见。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