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血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意义

参与医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测量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是为了对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进行评估,并且进行相应的干预。同型半胱氨酸是体内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应小15umol/L,若超出此范围,则提示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同型半胱氨酸通常也很快会被代谢成其他的物质,因此血液中的含量相对较低。但若是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则可能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蓄积,进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对机体会产生不利影响,可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促进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内的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目前认为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若发现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就提示患者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适当干预。目前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干预的主要方法为补充叶酸,或补充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除此之外,还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尽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