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心力衰竭发生原因

参与医生

浏阳市人民医院 刘景艳 主任医师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导致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包括肺淤血、体循环淤血以及外周水肿。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也最重要,绝大多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右心衰竭多继发于左心衰竭,较少单独出现。右心衰竭可以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等。原发性心肌损害可导致心力衰竭,具体如下: 1、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以及心肌病均可以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3、心肌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还有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心脏负荷过重所致的心力衰竭,具体如下: 1、压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失代偿后致心脏排血量下降; 2、容量负荷:也就是前负荷过重,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脉瓣关闭不全。还见于左右心和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比如慢性贫血、甲亢等,也会导致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基本能维持正常,但超过一定限度,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就会出现失代偿导致心力衰竭。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