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肿瘤科
加入收藏

五花八门的脂肪肝

    发布时间:2017-10-27    编辑:易善永
        浏览量:3224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正常人肝脏内脂肪的含量约占肝湿重的4%~5%,其中2/3为磷脂,其余为中性脂肪、胆固醇、胆固醇酯等。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堆积时,脂肪的含量甚至可高达肝重的40%~50%,肝内脂肪蓄积超过肝重5%即称为脂肪肝。若脂肪在肝内不断堆积,势必影响肝功能及加重肝脏负担,给健康带来损害。因此对脂肪肝不可等闲视之。严格地讲,脂肪肝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病理名词。在多数情况下,仅为体内各种代谢紊乱的表现之一。脂肪肝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慢性酒精中毒、营养缺乏或过剩、糖尿病、肥胖、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慢性感染或缺氧、内分泌紊乱等。不同病因的脂肪肝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

  1、肥胖性脂肪肝

  多见于营养过剩,体重超标准的中老年人。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变性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适量蛋白、低糖、低脂肪。平时饮食应注意清淡,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只要体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辅以去脂药物对症处理。

  2、高血脂性脂肪肝

  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增高,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以引起脂肪肝。这种脂肪肝病人血脂代谢明显异常,并且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3、酒精性脂肪肝

  多见于长期酗酒者。酒精进入肝细胞后,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变成为乙醛,然后转变成为乙酸。当上述代谢过程中的酶与还原酶之间比例失调从而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氧化能力降低,可引起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加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

  4、糖尿病性脂肪肝

  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糖代谢不能顺利进行,机体动员脂肪大量分解,释放出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形成脂肪肝。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大约50%的病人患有脂肪肝,其中以成年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的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这类病人一方面积极治疗糖尿病,另一方面要求低脂肪、低热卡及高蛋白饮食,保持病人脂肪热卡占总热量的25%以下为宜。

  5、肝炎后脂肪肝

  肝炎后脂肪肝多发生于肝炎恢复期,由于患肝炎后盲目进行护肝治疗,片面强调营养,过多食用甜食,过分强调休息,造成营养过剩而引起脂肪肝。此外,肝功能异常引起肝脏氧化脂肪酸和合成载脂蛋白能力下降,也会促使脂肪堆积,引起脂肪肝。
与其他原因性脂肪肝一样,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的治疗,主要包括原发病的治疗、饮食治疗及药物治疗。

  6、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饮食后,肝内脂肪很快减少;或者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脂肪肝慢慢消除。

  7、药物性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砷铅银汞等。此类脂肪肝应立即停用该药物,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脂肪肝恢复为止。

  8、妊娠性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产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70%~8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疼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鉴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

  脂肪肝最基本的治疗是去除病因和纠正原发性疾病,如积极治疗肝炎、糖尿病等原发病。原发病治愈或好转,脂肪肝即可自愈或缓解;去除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各种因素,例如戒酒,避免接触肝细胞毒物及长期服用损害肝细胞的药物。调整饮食对于营养过度的肥胖者十分重要。其基本要点是限制糖,包括米、面及其他甜食等食品,适当提高饮食中的蛋白质,至于食物中脂肪的限制倒不是关键。脂肪肝者必须戒酒,包括啤酒,不戒酒只限制饮食量是无济于事的。

  由于形成脂肪肝的原因不同,各型脂肪肝的饮食调理也不尽相同。对于肥胖性、高血脂性脂肪肝,主要是降低饮食的总热量,每天的米、面等主食应限制在400克以下,特别是晚餐不宜过饱、过迟、过于丰盛。平时尽量少吃富含动物脂肪是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奶油、动物内脏等,多吃粗粮、蔬菜及瓜果。

  肝炎后脂肪肝的调理,应以减轻体重为原则。膳食总热量须严格控制,以促进体内多余脂肪氧化、减少肝脏脂肪堆积。蛋白质摄入量不能降低,应按每公斤体重1.2~1.5克供给。牛奶、豆制品、瘦肉、鱼虾中富含优质蛋白,可适当多吃。

  糖尿病性脂肪肝的饮食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热量为原则。坚持体育运动可控制体重增长,有助于防止血脂升高或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硬化。脂肪肝病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不同的项目。无症状者可参加健身跑、球类、爬山等,有症状者可散步、做体操、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即使肝炎后脂肪肝,也要提倡适当运动,而不要过分强调休息。无症状的脂肪肝病人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有症状者体内胆固醇增高时可选降脂药。

    擅长: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大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其他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及靶向治疗。
    擅长:

    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疼痛处理及营养支持,

    擅长:

    肿瘤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如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等。

    擅长: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擅长:

    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的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擅长: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淋巴瘤、骨肿瘤、膀胱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

    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熟练掌握肿瘤学的相关知识及对常见肿瘤的诊治。
    擅长:

    诊治常见肿瘤,如胃癌、肺癌、肝癌、食道癌、胰腺癌、结肠癌、宫颈癌等。

    擅长:

    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