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肿瘤科
加入收藏

宝宝感冒谨防7种并发症

    发布时间:2017-11-03    编辑:易善永
        浏览量:26310

  冬季天气变化快,小儿因机体抵抗力低,极易遭受感冒的袭击。一般来说,单纯的感冒是不要紧的,可怕的是出现并发症,这才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致命的祸根。人们常说“感冒为万病之源”。感冒可能会引起中耳炎、心肌炎、喉炎、肾炎、心脏病等并发症,这些疾病都可能造成一些后遗症。比如说:肾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将来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所以,家长在孩子感冒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发现孩子有异常的症状时,要立即就医。现将小儿感冒后常见的并发症列举如下:

  1、鼻窦炎

  鼻窦是鼻周围颅面骨内的骨性含气空腔,其开口与鼻腔相通。引起鼻窦炎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冒合并细菌感染。儿童发生鼻窦炎可有严重鼻塞及流大量脓性鼻涕、头痛、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还可以向邻近组织扩展,引起一系列病变。鼻窦炎累及眼眶,可引起眶内感染或化脓。若神经受累常致眼球活动障碍或视力减退。鼻窦炎若侵入颅内,可引起脑炎、脑脓肿等,症状严重者常危及生命。

  预防鼻窦炎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增强体质,注意气温变化,预防伤风感冒;⑵切勿以为感冒、流鼻涕是小事,许多人常因不及时治疗而变成鼻窦炎;⑶注意擤涕方法。鼻塞、鼻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⑷平时注意鼻腔卫生,一旦引起鼻窦炎,应及时治疗,防止延误变成慢性。

  2、急性喉炎

  喉炎是小儿感冒最易出现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是因为小儿的喉腔声门较狭小,喉软骨特别软弱,喉腔附近的组织疏松,淋巴组织丰富。感冒后因抵抗力下降,病毒或细菌从上唿吸道向下蔓延引起咽喉发生炎性肿胀。患儿往往出现咳声嘶哑,唿吸不太顺畅,喉咙里有哨子一般的尖厉声音,同时伴有精神倦怠、烦躁哭闹等。严重者可导致喉腔堵塞,发生窒息而死亡,俗称为“锁喉风”。

  急性喉炎多继发于上唿吸道感染,减少感冒机会,也许就能避免喉炎的发生。孩子一旦得了喉炎,唯一的选择是及时送医院治疗,绝对不可因病儿发烧不高而延误,也不要因为半夜交通不便或风雨交加而等到第二天再说,因为输液或做气管切开术等紧急救治手段只有专科大夫才能胜任。另外,也不能随便服用镇咳药,有些镇咳药可引起排痰困难,从而加重唿吸道阻塞。小儿喉炎,由于病情急重,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必需做好护理工作。⑴使患儿注意休息,尽量减少活动以减低氧的消耗。⑵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应在18~20度,湿度应保持在60%~70%左右。⑶进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给患儿多饮水,必要时输液。

  3、中耳炎

  在人的鼻咽与耳朵之间有一条3~4厘米长的暗道——咽鼓管相通,由于小儿的咽鼓管呈水平位,粗而短,再加上小儿抵抗力差,感冒时鼻腔、口腔内的分泌物、细菌及病毒等很容易沿着咽鼓管进入耳腔引发炎症。中耳炎是2岁至8岁小孩的常见病,最容易发生在长时间感冒后,小儿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耳朵流水、流脓,耳闭、耳鸣、耳痛和听力下降症状。

  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积极措施。已得了感冒,不可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因为这样可增加鼻和咽部的压力,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鼻涕可向后抽吸,由口吐出,或将手帕放在鼻前孔,轻轻地将鼻涕擤出;亦可轻捏一侧前鼻孔,轻轻地擤出对侧开放鼻腔内的鼻涕。此外,预防小儿中耳炎可以通过感冒后滴鼻的方法。通过滴鼻,使小儿的鼻腔通畅,细菌或者病毒就不容易长时间逗留,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症的机会就大大降低。对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儿,应给予及时的适当的治疗,以防转为慢性,防止发生颅内并发症。

  4、支气管肺炎

  由于小儿抵抗力低,气管、支气管上的纤毛发育不全,气管、支气管比较细小,并且小儿不能有效咳嗽等原因,所以小儿感冒后容易导致痰液集聚,不易排出引起支气管肺炎。当小儿感冒后出现发热、咳嗽、唿吸急促、唿吸困难,也可有鼻翼煽动、口唇发紫等表现,要警惕支气管肺炎。但有些体弱儿可以不发热或者低热,有些小儿仅仅表现为发病急、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口吐白沫、点头唿吸、拒奶、吐泻等,这些症状极易被家长忽视。

  支气管肺炎对小儿的健康和生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积极预防。首先,小儿感冒后要及时正确的治疗;平时注意给小儿加强营养,增强体质,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再者,冬季尽量不带小儿到公共场合、人员拥挤的地方活动,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最后,易反复感染支气管肺炎的小儿,在冬季来临之前应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

  5、心肌炎

  心肌炎是孩子感冒的一大险情。感冒大多源于病毒感染,而这些病毒对于心肌有特殊的亲和力,在引起唿吸道炎症的同时可向心肌发难,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往往先出现感冒症状,如发烧、咳嗽、咽痛、流涕,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些还有关节痛、肌肉痛。慢慢地这些症状逐渐好转或消失,而心脏异常的征象开始“闪亮登场”:心跳加快或明显减慢,或者出现停搏、不规则。孩子精神萎靡、苍白、无力、多汗,食欲不振或反复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或诉说头痛、头晕、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严重者还可见到脸面浮肿、不能平卧、气促等心脏功能不全的表现。有些病孩突然心跳变慢,每分钟只有20~30次,会导致急性脑缺血,引起抽风发作或突然死亡。

  病毒性心肌炎关键在于预防,感冒后一定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更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一旦出现上述用“感冒”不能解释的变化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发现越早,控制越早,心肌受损就越小,预后就好。否则因延误治疗或演变成慢性,预后往往不良。

  6、颈椎脱位

  人体与颅骨相连的第一颈椎叫寰椎,第二颈椎叫枢椎。这两块颈椎与其他5块颈椎的结构都不太相同,形状为环形。同周围的韧带一起构成的关节,称为寰枢关节。这个关节活动度很大,头部转动功能的90%由它来完成。活动度大的关节往往稳定度小,加上这个不太稳固的关节又紧靠咽部,所以得了感冒后,咽部特别是咽后壁的炎症就可能波及寰枢关节,使椎骨充血,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导致稳定性进一步滑坡。如果此时孩子头颈部用力运动,如忽然伸屈或扭转,就可能导致颈椎脱位。

  因此孩子得了感冒,不要忘记保护孩子的颈部,如睡觉勿用过高的枕头等。一旦发现孩子颈部活动受到限制,或抬头无力,或诉说颈痛,应立即就医,绝对不可自己当大夫,盲目按摩或扳正,以免损伤锥管里面的嵴髓而致瘫痪等恶果发生。

  7、急性肾炎

  在健康小儿的上唿吸道内,有一些细菌存在。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不引起疾病,但在感冒时,若处理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即可侵入体内引起疾病。若感冒并发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易引起肾炎。这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上唿吸道感染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为7~10天,一般在上唿吸道感染的症状减轻或消退后才出现肾炎的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尿为混浊红棕色、水肿(多先出于面部,特别是在眼睑外,严重时出现下肢水钟),还可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要预防肾炎的发病,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增加体质,提高机体的防病能力。

  ⑵注意清洁卫生。经常沐浴,更换衣裤,避免或减少上唿吸道及皮肤感染,可大大降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

  ⑶在感冒流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以减少发病。

    擅长: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大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其他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及靶向治疗。
    擅长:

    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疼痛处理及营养支持,

    擅长:

    肿瘤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如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等。

    擅长: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擅长:

    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的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擅长: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淋巴瘤、骨肿瘤、膀胱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

    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熟练掌握肿瘤学的相关知识及对常见肿瘤的诊治。
    擅长:

    诊治常见肿瘤,如胃癌、肺癌、肝癌、食道癌、胰腺癌、结肠癌、宫颈癌等。

    擅长:

    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