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武汉市第五医院 消化内科
加入收藏

甲胎蛋白升高一定是肝癌吗?

    发布时间:2018-10-08    编辑:张珣
        浏览量:24295

  甲胎蛋白是一种单糖蛋白,有胎儿肝细胞合成,是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尚不到20ng/ml。在成人中甲胎蛋白升高可见于原发性肝癌,活动性肝病,生殖系统肿瘤,孕妇,胰腺癌和肺癌等。

  除了肝癌,这些情况甲胎蛋白也会升高:

  1.妊娠妇女

  正常怀孕的妇女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胎儿期的甲胎蛋白由孕妇的卵黄囊和胎儿的肝脏产生。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妊娠期妇女的甲胎蛋白会明显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就会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母血中甲胎蛋白含量达到高峰并相对稳定,约在产后3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2.新生儿肝炎

  30%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大多明显增高。应与先天性胆管闭锁相鉴别,后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

  3.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或肝硬化时,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可出现升高,但通常升高的幅度比较小,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例如肝硬化病人的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多在25-200ng/ml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多数不会超过2个月;同时伴有转氨酶的升高,当转氨酶下降后甲胎蛋白也随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与转氨酶呈平行关系。如果甲胎蛋白浓度长期处于高水平(在500ng/ml以上),或呈进行性增高,则应警惕肝癌的发生。

  4.其他原因

  肝损伤、充血性肝肿大、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酪氨酸病、睾丸或卵巢胚胎性肿瘤、一些其他消化道肿瘤、胰腺癌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升高。

    擅长:消化系统内镜检查及消化系统疑难急、危、重症的诊治。
    擅长:消化性溃疡、难治性溃疡、各种慢性胃炎、慢性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的诊治。
    擅长:

    胃肠内镜检查,早期癌症的诊断,息肉切除等。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包括感染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
    擅长:

    胃十二指肠疾病、结肠疾病、胆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操作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及镜下止血、内镜下异物取出、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等。

    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熟练操作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及内镜下止血、内镜下息肉切除、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等。
    擅长:

    胃肠道疾病、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消化系统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通过消化内镜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

    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消化系统急危重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操作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进行内镜下止血、息肉切除术、异物取出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各种支架置入术。

    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临床诊治,熟练掌握电子胃肠镜、胶囊内镜、食管测压、直肠肛管测压及内镜下息肉切除、内镜下止血、内镜下异物取出等各项诊疗操作。
    擅长: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运用胃肠镜、超声内镜诊治技术治疗疾病,比如大肠息肉、小肠息肉、横结肠多发息肉、直肠息肉、结肠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