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加入收藏

强迫与反强迫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11-21    编辑:邱俊
        浏览量:4334

  强迫症是强迫与反强迫的战斗,是思维活动的内部战斗,是不会有赢家的战斗,是思维力的内耗,个体大量精力被消耗,但是不会有结果的战斗,个体会陷入痛苦中不能摆脱。这场战斗为什么会发生?强迫是什么?反强迫又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答。

  强迫是指施加压力使自己服从、迫使,是建立在自己意志的情况下来迫使别人或自己服从。这里的强迫指的自我压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比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洗衣物、消毒家具等。个体认为这些强迫观念和行为是没有必要的或异常的,是违反自己意愿的,但这些是个体自己的思维或冲动。既然是个体自己的,又违反个体自己的意愿的,怎么这些观念和行为又冒出来了?一种可能是,个体自身控制力减弱;另一种可能是,个体对某方面过度关注,出现非理性、带有情绪性的反应。如果这些反应是针对个体自己的,个体可能会出现疑病倾向,个体可能不会感觉不对,反而可能会纠结。如果个体认为这些强迫症状是没有必要的或异常的,是违反自己意愿的,极力抵抗,努力控制,就会形成反强迫。

  强迫好像是非理性的,反强迫好像是理性的。强迫与反强迫的强烈冲突除了使个体焦虑、痛苦外,不会有什么结果,逐渐的个体会出现社会功能受损。这种冲突会消耗大量能量,成了个体一种辛苦的脑力劳动,使本来就不足的精力进一步消耗,逐渐影响正常生活。恢复个体正常精力更加困难。

  如果要恢复,首先要阻断强迫和反强迫的冲突,然后逐渐恢复个体精力,恢复控制力。强迫症大多有强迫性人格,人格是指习惯性行为模式,其稳定性很强,惯性很大,这也造成强迫症治疗困难。如果在药物帮助下更易达到治疗目标,然后结合心理治疗,可能效果更佳。

    擅长: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感染性疾病、锥体外系疾病、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等。
    擅长:脑血管病(包括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头痛、头晕、痴呆、失眠等神经疾病的诊治,神经介入等。
    擅长:脑血管疾病、头痛、头昏、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及神经科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
    擅长:各种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情绪异常和睡眠障碍、及对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
    擅长:各种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老年性痴呆、锥体外系疾病、癫痫及抑郁症等。
    擅长:脑血管病、脑炎、帕金森病、眩晕、疼痛等的诊断和治疗。
    擅长: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神经功能性疾病:失眠、多梦、健忘、记忆力下降、智能下降、烦躁、抑郁、情绪低落。神经疑难杂症诊断与治疗。
    擅长:老年性痴呆等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头痛,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擅长:神经重症、脑血管病、头痛、头晕、周围神经病。
    擅长:脑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疾病、癫痫、运动障碍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