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有来医生健康科普平台 全科
加入收藏

疾病知识:全面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发布时间:2023-08-02
        浏览量:37829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图片来源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死亡。目前,该疾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主要以隔离和对症治疗为主。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由2019-nCoV感染引发的肺部感染,这种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的免疫力,所以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

该种病毒可以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宿主,很大可能来自于野生动物。根据目前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其自然宿主可能为蝙蝠,从蝙蝠传播到人,这一过程的中间宿主,目前不详。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

潜伏期:1-14天;

主要症状:发热,多为高烧(体温>38℃),少数低烧(>37.5℃),个别可无发烧情况;

其他症状:乏力、干咳为主,并可逐渐出现气短、呼吸困难;

重症:可急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脓毒性休克等;

而后随着病例的确诊,发现人们身体的其他系统,也可能会出现首发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

消化系统:可出现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腹泻、呕吐等;

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慌、胸闷等;

全身症状:轻度四肢和腰背部疼痛等。

典型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

(1)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2)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3)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4)高热较少,38℃左右,部分可不发热,约7-10天病情可进展;

(5)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

(6)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重程度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轻症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轻症患者是指一些症状轻微的疑似或有明确接触史的无症状人群,可以进行自我隔离和观察来保证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金标准:经医生评估后要求居家隔离;

(2)症状温和,如低烧(<38℃),可自行退热;

(3)无呼吸困难,不喘气;

(4)伴或不伴有咳嗽;

(5)无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性疾病等。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患者

图片来源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病例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迅速,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

当同时符合以下2条时,可认定为疑似病例: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

(2)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并发症

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鉴别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普通感冒、流感的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普通肺炎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

普通肺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并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SARS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

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这一大家族,但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它不是SARS。目前调查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在人际间传播能力和致病性均较SARS弱。


6、如何检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图片来源网络

(1)相关检查

a、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低;

肝肾功能:部分患者肝酶和肌酶升高;

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凝血功能:严重者D-二聚体可升高。

b、影像学检查

图片来源网络

CT检查早期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肺外带明显,进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等,严重者可有肺实变改变,甚至“白肺”,胸腔积液少见。

c、病原体检测

采集疑似病例上、下呼吸道标本,如支气管或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同时采集发病初期和发病14日后的血清,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核酸阳性(即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

(2)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符合以下2条

a、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

b、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确诊病例:在疑似病例基础上,满足以下1条

a、病原学检测:采集咽拭子、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b、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感人群

图片来源网络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人群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并不是抵抗力强的人感染的风险会更低。儿童的接触机会少,感染的几率低;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途径

  图片来源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实存在人传人的情况。根据目前已知,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感染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带有新型冠状病毒,近距离接触可以直接吸入,从而导致感染。另外,当带有病毒的飞沫播撒在空气中,可能会沉积在地面、桌椅等日常用品上面,当正常人用手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就容易被感染,通过接触自身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即可引起感染。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新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医院隔离治疗,危重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2)根据病情监测各项指标;

(3)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进行有效氧疗措施;

(4)抗病毒治疗:目前暂无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

(5)抗菌药物治疗: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6)中医药物治疗:根据症候辨证施治。


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治好吗

图片来源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可以治好。但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容易进展为危重症患者。


内容来源:

百科医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腾讯医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混子曰 《新发现!病毒的新症状,不只有咳嗽发热。》

    擅长: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肾上腺肿瘤,阳痿早泄等泌尿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康复科,针灸科,疼痛科,消化内科,妇科,皮肤科等
    擅长:擅长中西结合医常见病多发病、类风湿性疾病、疼痛(颈、腰椎,四肢等),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调理)治疗,及康复,中医针灸等。
    擅长: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疾患
    擅长:能够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尤其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丰富。
    擅长:擅长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诊疾病的诊断治疗。
    擅长: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心血管(高血压、冠心病)系统、呼吸系统(慢阻肺、肺心病)、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上有独到的见解。曾在儿科进修学习,对儿科常见疾病也能熟练诊断与治疗。其他临床科室也有涉猎,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够做到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擅长:从事全科医学科,尤其擅长对儿科、消化呼吸心血管内科、传染病科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预防保健等。
    擅长:擅长治疗脑血栓后遗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乙肝,脂肪肝,慢性胃炎,肠炎,胆囊炎,前列腺,各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孕不育症,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小儿中医推拿,各种皮肤病等疗效独特。
    擅长: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各种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和外科常见病的诊疗。对老年人医疗保健尤为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