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骨科
加入收藏

年纪轻轻,怎么会腰椎间盘突出呢?

    发布时间:2021-05-23    编辑:白成瑞
        浏览量:4740

  我在门诊诊治过大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也做过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其中很多是年轻患者,也不乏十几岁的学生,一些朋友虽然年轻,却已是患“腰突”多年的“老”患者。这些年轻人在出现腰疼、腿疼之后就诊,经过腰椎核磁共振MRI或者腰椎CT检查之后,最终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部分患者还需要手术治疗。这时患者和家属往往会很困惑和感慨,年纪轻轻,涉世未深,怎么一下就“腰突”了?确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已出现显著的年轻化趋势,很多年轻患者既没有从事重体力劳动,又不是专业运动员,也没有受过外伤,只是一些长期久坐伏案的普通工作者,如文字工作者,IT从业者和银行及财务工作人员,还有不少是在校园里学习的学生,那么这些年轻患者怎么会患上“腰突”呢?
  “腰突”的根本原因是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在各种急性或慢性损伤的作用下出现纤维环退变,变薄弱,强度下降,腰椎间盘的髓核组织突破薄弱的纤维环向椎管内突出,压迫脊髓和神经,产生肢体疼痛、麻木无力等各种临床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了。如果只是从腰椎核磁共振MRI或者腰椎CT片子上发现有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并没有造成神经的压迫,没有产生上述的神经压迫症状,则不用太担心,这只是“腰椎间盘突出”而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过要引起重视。
  既然“腰突”的根本原因是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退变,很多朋友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年轻人的腰椎间盘这么容易退变呢?为什么好多人天天体力运动不“腰突”,而我每天都坐着不动就“腰突”了?这种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体力工作者或运动员,每天那么大的运动量也不见得就会腰椎间盘突出,而长期久坐伏案的办公室工作者,基本不做体力运动反而常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这可能和不同人群的工作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一些发病的年轻患者长期从事伏案工作,工作和学习时间内大部分是坐着的。在业余时间,这个群体由于更年轻更时尚,应用高科技电子产品和网络进行娱乐和学习的时间更长,甚至经常熬夜,大多也是持续坐着不活动,基本没有运动和锻炼的时间。工作和生活中长期坐着、不运动的习惯可能正是“腰突”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一个人在直立站立状态下,腰椎间盘的压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2倍左右,在坐位前倾的体位如伏案工作时,腰椎间盘的压力可以达到体重的4倍左右。坐着办公越多、时间越久,腰椎间盘局部压力负荷就越大,椎间盘的纤维环就更容易损伤退变。此外体力工作者腰背部肌肉更加发达,肌肉柔韧性和弹性也好,可以分担很多椎间盘的压力,相当于为椎间盘“减压”,肌肉越发达,椎间盘承担的压力越小。而长期久坐的朋友由于缺乏锻炼,体重往往控制不佳,肌肉不发达,肌肉力量薄弱,弹性不好,本应该肌肉承担的压力全部都落到了椎间盘上面,相当于为椎间盘“加压”,这对于本来已长期承担超负荷的椎间盘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椎间盘承担的压力大小和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密切相关,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长期坐着工作,不做体力工作的年轻朋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更容易退变引起“腰突”了。
  通过上面的阐述,相信大家对很多年轻人容易患“腰突”的可能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不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患了“腰突”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发病的,这是一个腰椎间盘慢性损伤逐渐积累、量变达到质变的缓慢过程,仔细分析都能找到一些原因。
  在正确认识和明确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之后就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改变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大限度的预防“腰突”的发病。在此给朋友们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建议减少久坐和久站的时间和频率,最好多卧床,少熬夜。因为坐位和站立状态下腰椎间盘的压力较大,卧床状态下腰椎间盘的压力最小,较小的压力可以减少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建议适当增加腰背肌力量练习,如五点支撑,小燕飞,直腿抬高训练和扩胸运动等,可以增加户外活动,但不建议做剧烈的体育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损伤肌肉。肌肉力量增强了,腰椎间盘的压力就小了,脊柱的稳定性就好了,纤维环就不容易退变了。增加锻炼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椎间盘的压力。建议睡眠时选择软硬适中的床铺,避免睡沙发床和过软的床垫,选择合适的床垫,可以使患者能够在一个稳定舒适的状态下休息,使肌肉的疲劳和慢性损伤得到迅速恢复。希望上述建议能够帮助大家预防“腰突”,同时对于已经发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和治疗也是大有帮助的。

    擅长:膝、肩、髋等关节伤病的诊治,如膝关节损伤、肩关节损伤、髋关节损伤、膝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肩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关节炎、关节畸形,尤其擅长关节镜技术。
    擅长:

    脊柱微创、脊柱内镜手术,专心于椎间孔镜(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每年完成椎间孔镜手术大于700例/年,个人6年来累计完成椎间孔镜手术5000多台,居于国内外前列。2019年团队完成脊柱内镜手术1200台,也擅长治疗骨关节炎、骨折、滑膜炎等。

    擅长:退行性颈椎腰椎疾患、脊柱创伤等各种脊柱复杂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如颈椎病、腰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或腰椎管狭窄、颈椎或者腰椎滑脱、脊柱压缩骨折、旋转损伤、爆裂型骨折、椎体后部骨折等。
    擅长:骨关节疾病,如骨髓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人工关节假体置换、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擅长:骨关节疾病,人工关节假体置换,关节镜手术(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药物及手术治疗。
    擅长:各种足部急慢性疾病,尤其在足拇外翻、平足症、踝关节扭伤、跟痛症、跖痛症、副舟骨、肌腱炎、筋膜炎、小腿及足部各种疼痛、软骨损伤及锤状趾等各种足趾畸形等方面的诊治。
    擅长: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脊柱疾病的外科治疗,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骨折等。
    擅长:

    脊柱外科疾病,积极开展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微创侧方融合(CLIF)、新型脊柱非融合技术(椎板间非融合Intraspine、经椎弓根动态非融合系统等)等新技术,擅长颈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分级手术治疗。诊治范围有颈椎动态病、腰椎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侧凸、腰椎滑脱症等)、脊柱侧凸畸形、脊柱外伤等。以及骨质疏松症,擅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规范化诊治和精准微创手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筛查和治疗。

    擅长:脊柱外科疾病,颈椎、腰椎退性行疾病(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滑脱等),脊柱结核,脊柱外伤,脊柱肿瘤,脊柱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擅长:肩袖撕裂、肩关节脱臼、关节盂唇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股骨颈骨折、韧带撕脱骨折、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坏死、肱骨头坏死、趾骨头坏死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