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加入收藏

痛经的艾灸治疗

    发布时间:2023-06-11    编辑:韩桂玲
        浏览量:3524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中医认为痛经多数是由寒凝、气滞、血瘀长期积累造成。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寒除湿的功效,能够改善女性痛经的症状,是痛经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下面教大家痛经的艾灸方法。

动作示范:

方法一 灸神阙

神阙穴位于脐中,一般采用艾盒灸的方式进行艾灸。艾灸时注意观察皮肤,防止灼伤。

方法二 灸关元

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处,也就是神阙穴下面的3寸。找准关元穴后,同样可以采用艾盒灸的方式进行艾灸。

方法三 灸三阴交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高点上方三寸,即四指宽处。三阴交穴一般用艾条灸,艾条灸分为回旋灸和雀啄灸。艾灸时艾条距离病人的皮肤1.5-3cm左右,艾灸时间在5-10分钟即可。可先进行回旋灸,再进行雀啄灸。

方法四 灸太冲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趾跖骨连接部位中。进行太冲穴的艾灸时,同样可以采用回旋灸和雀啄灸的方式。

特别提示:

1、在正规医院就诊的基础上,可辅助应用中医艾灸的方法缓解症状;

2、艾灸一般在月经前7-10天开始,直到经期结束,每次艾灸至皮肤微红即可;

3、艾灸时要及时清理艾灰,防止发生烫伤。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进行躯干部穴位艾灸时,可采用艾灸盒,防止艾灸条燃烧不完全,灰烬掉落时烫伤皮肤;

4、首次使用艾灸盒时,应注意每隔5分钟观察艾灸处皮肤,如局部色红明显,应减少艾灸时间。

    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理论诊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疾病;风湿类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老年病,比如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脾胃病、糖尿病、时令病、中医杂症;更年期综合征、亚健康状态调整,并擅长指导中医养生保健。
    擅长:运用中草药辨证治疗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支气管扩张、肺癌术后,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的发热、肺癌、胸腔积液、肺结节等。
    擅长: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肺结节、慢阻肺、哮喘、肺大疱、间质性肺炎等)、风湿免疫疾病(风湿、类风湿、痛风、强直、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等)、脾胃虚弱、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疾病。
    擅长:治疗脾胃病、功能性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失眠便秘、对中医养生及保健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中西医综合治疗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研究方向为肥胖、代谢综合症的早期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糖尿病的心理研究及糖尿病异常心理干预,睡眠障碍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内分泌疾病,及各类肥胖相关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高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老年糖尿病,月经量少,绝经,痛经,更年期,月经失调,女性不孕,闭经,顽固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慢性腹泻,脂肪增生,营养过剩,口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