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患者因阵发性胸闷加重就诊,劳累或者情绪激动后更易出现胸闷症状,经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给予扩血管、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
【基本信息】男、50岁
【疾病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就诊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05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注射用磷酸肌酸钠+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
【治疗效果】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各项指标均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阵发性胸闷1个多月,近1周胸闷症状加重,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在胸闷发作时,坐下来休息会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能有所缓解,大约5年前曾确诊过高血压,平日里每天吸烟10支左右,大约吸烟30年,平日里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血压基本可以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平日里静息心率大概是70-80次/分,既往没有做过系统的检查和治疗。了解大致情况后给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但并不是非常严重。
二、治疗经过
患者目前症状表现以及结合心电图检查,初步可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行静点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以及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同时让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降压药物不变仍然可以继续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调整用药后监测心率以及血压,血压基本可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心率可以控制在60次/分左右,通过系统调整用药后患者胸闷症状基本消失。进一步完善冠脉CT检查,冠脉CT结果示左前降支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右冠状动脉混合斑块管腔中度狭窄。通过冠脉CT检查进一步确诊患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脉血管无重度狭窄,口服药物治疗即可,病情稳定后停用硝酸异山梨酯,改用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替代治疗。建议患者出院后定期来医院体检复查。
三、治疗效果
通过良好的扩血管、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以及稳定血压、控制心室率等治疗后,患者胸闷症状基本消失,调整用药后心率和血压都达到了冠心病患者理想的心率以及血压范围,血压可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心率可以控制在60次/分左右,心电图较之前也有显著改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患者住院7天后出院,出院前复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由原来的3.9mmol/L降至3.1mmol/L,虽有改善但未达标,患者尽可能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好转,对于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平日里一定要注意按时规律口服相关的预防疾病进展的二级预防用药,尤其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这样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要注意在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改善,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避免劳累熬夜,要戒烟、戒酒,增加全谷物类食物的摄入,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要注意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心率最好可以控制在55-60次/分。除此之外,要尤为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要注意尽可能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
五、个人感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当中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在老年人群当中很常见。对于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其实绝大多数都不需要进行冠脉介入手术治疗,前提条件是一定要注意积极口服相关的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的药物,同时要去除诱发或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比如要注意戒烟、戒酒,避免劳累熬夜,要把血压、血脂、血糖、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这些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高危因素控制达标。患者在54岁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长期吸烟以及有高血压、高血脂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想要更好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脱离不了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年纪越来越大的人群,要注意定期体检复查,早期发现问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