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出诊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肾脏病医学部
加入收藏

老人患原发性膜性肾病,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效果令人惊喜

    发布时间:2022-07-04    编辑:马强
        浏览量:3572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71岁老人,由于蛋白尿合并双下肢水肿于外院就诊,用药后效果不佳,随即来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根据其自身情况,给予患者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药物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血白蛋白水平恢复,目前无明确的副作用出现。


【基本信息】女、71岁

【疾病类型】原发性膜性肾病

【就诊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6月

【治疗方案】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治疗共维持1个月,随访1年

【治疗效果】尿蛋白明显减少,病情逐渐恢复


一、初次面诊

患者女,71岁,主因蛋白尿5年,加重10天入院。给予患者入院检查,24小时尿蛋白4.08g,血白蛋白25.3g/L,其他指标未见异常,门诊以“原发性膜性肾病”收入院。因为患者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亦可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既往患者曾做肾活检(如下图),提示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由于患者没有乙肝病史,查乙肝病毒结果显示滴度为阴性,PLA2R抗体205 IU/L,提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可能性大,故本次肾病综合征仍考虑为原发性膜性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



二、治疗经过

膜性肾病的治疗,包括激素加复方环磷酰胺片、激素加环孢素软胶囊或者他克莫司胶囊、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进行治疗。明确患者为原发性膜性肾病之后,觉得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更为合适,遂经过患者同意后,给予患者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情况。


三、治疗效果

给予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共2次,1个月后,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从4.08g降至2.455g,同时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未见异常症状,没有发生明显的副作用,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提示对于老年膜性肾病患者,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综上,患者共药物治疗1个月,随访1年,期间尿蛋白明显减少,病情逐渐恢复,治疗效果良好。


四、注意事项

很高兴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此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因为对体液免疫影响较大,故半年内不建议注射新冠疫苗。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感染,所以需要提醒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劳累受凉。

患者虽无乙肝病史,但以前毕竟诊断过乙肝相关性肾炎,本次应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后还要注意乙肝感染或者爆发的风险。建议出院后1个月左右门诊复查,以后每1-3月复查一次,主要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以及乙肝五项等检查。


五、个人感悟

因为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的诊断目前不算完全成熟,而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患者发现了PLA2R抗体阳性,考虑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可能性大,结合患者无乙肝感染,乙肝病毒滴度不高,最后下决心给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发现用药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也没有观察到明确的副作用,证明治疗效果良好。

    擅长:各种肾脏疾病的临床和病理诊断及治疗,尤其是老年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和缺血性疾病的诊治。
    擅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IgA肾病等慢性肾炎综合征,膜性肾病等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代谢性疾病肾损害,多囊肾病、Alport综合征、Fabry病等肾脏发育异常及先天、遗传性肾脏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精准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肾功能保护。
    擅长:急慢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衰一体化治疗,尤其在老年肾脏病、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诊治中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急慢性肾衰、腹膜透析、人工肾、CRRT及多种血液净化技术,疑难动静脉瘘、人工血管内瘘、中心静脉导管的建立与维护。
    擅长:急、慢性肾衰的诊断和治疗、重症肾脏疾病;各种模式血液净化治疗、动静脉内瘘制作;各种临时及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置入术;老年及疑难血管通路建立。
    擅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尿毒症的血液透析诊治。
    擅长:复杂、危重症,以及急、慢性肾衰患者的综合救治和个体化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制定。
    擅长:肾功能不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的诊治,掌握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擅长:急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狼疮肾炎、紫癜肾炎、肾病综合征,以及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诊治。
    擅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