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神经内科
加入收藏

反射性晕厥的症状

    发布时间:2023-07-25    编辑:梅斌
        浏览量:2477

反射性晕厥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血压下降等,也可伴发其他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主要症状按照不同类型表现如下:

1、血管抑制性晕厥:又称血管迷走性晕厥,还称单纯性晕厥,约占晕厥的70%。多见于年青体弱女性,发生机制是由于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所致。晕厥前可有头晕、眩晕、恶心等,持续数分钟继而突然意识丧失,常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微弱,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可自然苏醒,无后遗症。

2、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表现为体位骤变,主要由卧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时发生晕厥。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下肢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周围血管扩张淤血或血液循环反射调节障碍等因素,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所致,可见于某些长期站立于固定位置及长期卧床者。

3、颈动脉窦性晕厥:由于颈动脉窦附近病变,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致脑供血不足,可表现为发作性晕厥或伴有抽搐。常见的诱因有用手压迫颈动脉窦、突然转头、衣领过紧等。

4、排尿性晕厥:多见于青年男性,在排尿中或排尿结束时发作,多因膨胀的膀胱突然收缩产生强烈迷走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同时因膀胱排空、腹压急剧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而引起,持续约1~2分钟,自行苏醒,无后遗症。

5、舌咽神经痛性晕厥:如咽、食管或纵膈存在疾病,吞咽时食团的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反射性心脏抑制,进而脑血流量急剧减少而发生晕厥。

6、咳嗽性晕厥:见于患慢性肺部疾病者,剧烈咳嗽后发生。机制可能是剧烈咳嗽时胸腔内压力增加,静脉血回流受阻,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脑缺血所致,亦有认为剧烈咳嗽时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对大脑产生震荡作用所致。

7、吞咽性晕厥:患有食管、咽、喉、纵隔疾患,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的患者,偶因吞咽动作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律减慢而发生晕厥。发作与体位无关,发作前后无不适。类似发作见于胆绞痛胸膜或肺刺激及束气管镜检时。

8、仰卧位低血压性晕厥:主要见于妊娠后期和胶腔内巨大肿瘤患者。因仰卧位时机械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骤减,而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晕厥,侧卧位可迅速恢复。

9、舌咽神经痛性晕厥:舌咽神经痛发作时或发作后,偶可因迷走神经激惹而使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出现晕厥。触动舌底,扁桃体或耳部,可诱发舌咽神经痛而间接导致晕厥。

10、疼痛性晕厥:因剧烈的疼痛刺激反射地引起血管舒缩中枢抑制,用围血管张力突然消失而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血压急骤下降,致脑血流注量减少而意识丧失,表现同血管迷走性晕厥。类似发作见于过分悲痛、强烈的恐惧等刺激下。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栓塞)、癫痫、痴呆的诊治。
    擅长:

    各类癫痫、心理疾病、脑血管病等神经精神疾病的防治。

    擅长: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疾病,各种头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
    擅长:诊治老年痴呆、头痛、头晕、眩晕、脑血管病、焦虑症等。
    擅长: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疾病、各种头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癫痫诊治。
    擅长:各类脑血管病、癫痫、头痛、周围神经疾病,心身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脑出血微创及碎吸治疗。
    擅长:

    对脑血管疾病和孤独症有较深的认识。

    擅长:癫痫规范化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发作性疾病诊疗,认知障碍疾病诊疗。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比如脑梗塞后遗症、帕金森病及其他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神经心理疾病(睡眠障碍、痴呆)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脑血管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病、头痛、眩晕等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