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科
加入收藏

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2023-07-27    编辑:唐旭东
        浏览量:2028

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和营养,积极预防感染,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

2、输血治疗:少量输注红细胞仅适用于中间型α和β地中海贫血,不主张用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对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应从早期开始给予中、高量输血,以使患儿生长发育接近正常和防止骨骼病变。其方法是先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使患儿血红蛋白含量达120-150g/L,然后每隔2-4周输注浓缩红细胞10-15ml/kg,使血红蛋白含量维持在90-105g/L。但是本法容易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所以需要同时给予铁螯合剂治疗。

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去铁胺

去铁胺:可以增加铁从尿液和粪便排出,但不能阻止胃肠道对铁的吸收,但是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注意剂量,以免使用不当引起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偶可致白内障和长骨发育障碍,剂量过大可引起视力和听觉减退,维生素C与螯合剂联合应用可加强去铁胺从尿中排铁的作用。

三、手术治疗

1、脾切除:对血红蛋白H病和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较好,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效果差,切除可致免疫功能减退,应在5-6岁以后施行,并严格掌握适应症。

2、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唯一方法。

四、其他治疗

1、基因活化治疗:应用化学药物可增加γ基因表达或减少α基因表达,以改善β地中海贫血的症状,用于临床的药物有羟基脲、5-氮杂胞苷、阿糖胞苷等。

2、疼痛治疗:地中海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与骨质疏松或是脾肿大相关的疼痛,关节疼痛也常见,可给予相应止痛治疗。

    擅长:血液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各种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等血液病。
    擅长: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病。
    擅长: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病。
    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NH、再障及疑难血液病诊断。
    擅长: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尤其对各种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治疗。
    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微小残留白血病及其他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药治疗。
    擅长: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擅长: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过敏性紫癜、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等的治疗。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各种贫血、紫癜、真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血液疾病。
    擅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缺铁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