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血液科
加入收藏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2023-07-27    编辑:唐旭东
        浏览量:1723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急症治疗、对症治疗、原发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发生外伤,减少活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卧床休息,预防外伤部位感染,饮食要以流食为主,给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避免过热,防止损伤消化道黏膜。

二、急症治疗

1、发生急性危及生命的出血,要立即给患者输注新鲜血小板或新型血液,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2、给予免疫抑制剂,比如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使患者需要血浆置换。

三、对症治疗

1、发生鼻出血的患者可以通过局部压迫的方法或电凝的方式止血,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以给予冰盐水口服或口服凝血酶,严重的失血患者需要给予输血。

2、脑出血的患者需要给予降低颅内压、输新型血小板等方法治疗。

四、原发病的治疗

1、骨髓病变的患者要明确具体的病因,不同原因需要给予不同的治疗。

2、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要增加抵抗力,病毒感染的患者要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3、长期饮酒的患者要注意戒酒。

4、使用肝素、奎宁等药物的患者要及时停药。

五、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免疫球蛋白、新鲜血小板、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波帕泼尼松

1、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免疫力,适合于严重病毒感染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2、新鲜血小板:主要适合于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急救治疗,效果不持久。

3、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属于细胞因子的一种,能够特异性和巨核细胞结合,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4、艾曲波帕:是一种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升高血小板的作用。

5、泼尼松: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抑制免疫反应,适合于免疫损伤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六、手术治疗

对于血小板严重减少,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脾。

七、其他治疗

1、癌症的患者需要给予药物化疗或放射治疗。

2、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需要给予抗感染的药物治疗。

3、严重的脑出血需要给予生命体征检查,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擅长:血液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各种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等血液病。
    擅长: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病。
    擅长: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病。
    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NH、再障及疑难血液病诊断。
    擅长: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尤其对各种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治疗。
    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微小残留白血病及其他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药治疗。
    擅长: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擅长: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过敏性紫癜、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等的治疗。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各种贫血、紫癜、真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血液疾病。
    擅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缺铁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