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急诊科
加入收藏

猝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2023-07-28    编辑:余剑波
        浏览量:1504

猝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急症治疗、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吸氧、进食流食,保证大便通畅。

二、急症治疗

患者发生猝死后要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心源性猝死的顺序为C-A-B,给予高质量的心脏按压,按压的幅度至少5cm,按压的频率不小于100次/分,按压30次后给予通气两次。如在院外抢救猝死,心脏按压的同时要立即向周围人员求救,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有自动复律除颤器,可以给予患者电除颤。院内抢救在心肺复苏的同时,要给予患者心电监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室颤的患者要给予电除颤,电除颤可以反复进行。

三、对症治疗

改善心肌供血、营养脑细胞,防止出现严重的心肌坏死、脑细胞死亡。

四、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尼可刹米、洛贝林、纳洛酮

1、拟肾上腺素类药物:肾上腺素,兴奋α和β受体,增加心肌收缩率,提高血压,可以反复静脉注射。

2、阿托品:M受体阻断剂,能够提高心率,用于抢救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静脉注射给药。

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增加心肌收缩力、收缩血管、提升血压,使用时给予少量多巴胺静脉注射,然后给予持续静脉滴入或持续泵入。

4、尼可刹米、洛贝林:兴奋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可以静脉注射也可以静脉滴入。

5、纳洛酮:兴奋大脑,防止脑细胞坏死,预防脑死亡,静脉注射给药。

五、手术治疗

因恶性心律失常相关猝死高危患者可视病情安装ICD,具有自动复律和除颤的功能,可以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擅长:心血管急症、出凝血急症、溶血危象、肺栓塞、脓毒症、心律失常、免疫相关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严重创伤救治、动物创伤救治、普通外科急诊救治,如胸部、头部、腹部、颅脑创伤及运动创伤,以及阑尾炎、肠梗阻等外科疾病的治疗。
    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治,如休克、咬伤、猝死、糖尿病性昏迷等。
    擅长: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如血友病、重症肺炎、高危肺栓塞、重症胰腺炎、中毒及出凝血疾病等。
    擅长:动物咬伤的救治,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猝死、食物中毒等情况的处理。
    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治,如一氧化碳中毒、中暑、酒精中毒、高血压等。
    擅长:

    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脑血管病等方面急症重症的诊疗,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心肌梗死、心衰、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腹症、急性脑血管病等。

    擅长:

    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脑梗死、STEMI静脉溶栓治疗,以及严重创伤疾病的治疗,能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有创及无创通气等危重病抢救技术。

    擅长:急性外伤,由车祸和群体殴打,复合伤等引起的体外大出血,以及急性胃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还有中毒、中暑、溺水、触电等。
    擅长:心血管危重症的诊治,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急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