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急性肝衰竭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病毒性肝炎、化学物中毒、外科疾病等。
1、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急性肝衰竭的多见病因,甲、乙、丙型肝炎均可发生,在我国尤其以乙型肝炎最常见。
2、化学物中毒:较常见的是药物毒性损害,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甲基多巴片、吡嗪酰胺胶囊、麻醉剂氟烷、非类固醇抗炎药等。肝毒性物质,如四氯化碳、黄磷等,误食毒菌也可能引起急性肝衰竭。
3.外科疾病:肝巨大或弥漫性恶性肿瘤,尤其合并肝硬化时,易并发急性肝衰竭。严重肝外伤,大范围肝组织被手术切除或者肝脏血供受影响,如血管损伤、肝血流阻断时间过长等;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门体静脉分流术;胆道长时间阻塞;肝胆管结石反复炎症导致肝损害,都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
参考资料:[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