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肿瘤科拥有着一支技术精湛、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目前拥有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工程师、物理师及技师共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 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省市优秀专家10多名,国家级培养对象1 人,省级“千百十”培养对象2人。结合自身优势,临床与基础并进,我们提出了“不断完善常见肿瘤的规范化防治体系,创建国际一流...   展开>>

介绍: 肿瘤科拥有着一支技术精湛、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目前拥有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工程师、物理师及技师共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 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省市优秀专家10多名,国家级培养对象1 人,省级“千百十”培养对象2 人。结合自身优势,临床与基础并进,我们提出了“不断完善常见肿瘤的规范化防治体系,创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有中国特色的肿瘤个体化综合诊疗平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完善国内领先的临床诊疗及创新平台,包括:(1) 全方位、立体化肿瘤创微诊疗平台:胸腔镜、呼吸内镜、腹腔镜、消化内镜及经皮消融治疗(氩氦刀、射频等)、术中放疗等,多学科协作诊疗制度;(2) 肿瘤生物资源库平台,产学研成果转化工程中心,国际、国内联合实验室;(3) 进一步开展原创性研究,建设国家级成果,申报发明性专利;牵头或参与国际、国内多中心研究、制定指南。一、国内最早、国际领先的肿瘤微创诊疗技术1.EBUS-TBNA2004年开发的EBUS-TBNA是既可行气道超声检查又能同时进行穿刺的新型支气管镜超声系统,第一次实现了实时引导及监测下的TBNA,极大提高了诊断及处理的准确性,是目前呼吸介入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得到广泛开展,并已成为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和ACCP(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等国际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明确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标准方法之一。2008年本单位在国内最早引进并开展此项新技术,对气管内超声实时引导经支气管针吸术在肺癌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气管内超声实时引导可显著提高经支气管针吸术对肺癌患者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且安全性高。在国内知名杂志上发表多篇报道。同时,我们将超声支气管内镜技术应用于纵隔肿物、肺门病变的诊断,在结核、结节病、淋巴瘤、良性肿瘤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至目前共完成1000多例患者,阳性率达95%以上,居全国先进水平。相关技术经验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班、培训班等形式推广应用,目前EBUS-TBNA已在国内大型医院广泛开展。以该技术作为重要内容的项目获得2011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定位2011年国内第一个引进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并开展相关技术,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是一种以电磁定位技术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虚拟支气管镜与高分辨螺旋CT特点,经支气管镜诊断的新技术。其优点在于既可准确到达常规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的肺外周病灶或进行纵隔淋巴结定位,又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该项技术是近年来介入肺脏病学的新进展,国外目前主要应用在周围性肺部疾病的诊断、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诊断、呼吸介入治疗的定位等方面,对肺外周病灶、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获取病理组织的成功率较高,其准确定位功能有助于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呼吸介入治疗的新方法的开展,我科目前已开展了经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实时监视下经支气管肺活检、针吸术,经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精确定位标记肺外周病灶辅助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等技术项目。3.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九十年代,何建行教授在我院率先开展微创伤(电视胸腔镜)胸外科手术,带领胸外科进行微创伤胸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使本学科在微创胸外科诊治胸部疾病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至目前,已经进行胸腔镜手术及微创伤胸外科手术14000多例,比例占80%以上,手术例数全国最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代表了该领域的国内水准。肺叶切除术是我科胸腔镜的常规手术,在我们进行的大样本的对比研究发现该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没有治疗效果的差异,而且更能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该技术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2010年获得国际性学术内镜奖-Endoscopics Award(恩德思)奖。4.非插管胸腔镜手术使用非插管麻醉技术,术后患者康复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缩短术后禁食时间传统的气管插管术后进食时间通常为麻醉后24小时或术后第二天,而非气管插管硬膜外麻醉对全身植物神经影响较小,通常在术后6小时则可以进食,加快胃肠蠕动,增加肠内营养吸收与代谢,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恢复。2) 加快术后下床活动:在胸科手术中,越早下床活动,不但可以减少痰液在肺部的堆积,促进患者排痰;亦可以增加术后肺活量;减少尿潴留;同时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减少微循环栓塞的风险,减少胸腔内液体的渗出,缩短留置胸管时间。非气管插管麻醉的患者,即使是肺叶切除这样的手术,亦可以做到术后24小时即下床,促进术后各脏器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3) 避免肌松药的残留作用:肌松药的残留作用通常表现为:肌力恢复时间延长,呼吸肌肌力不足,通气能力不足,有效通气量下降。由于非插管麻醉患者在术中未使用肌松药,则避免了这一麻醉副反应,术后呼吸肌功能恢复更快,从而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5.泌尿系肿瘤粒子植入+射频消融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对于那些手术难以切除的以及手术后和放疗后复发的肿瘤,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无疑是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途径。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技术对于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缓解疼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普遍认可。在泌尿系统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但是这一治疗的缺点在于放射性粒子费用昂贵,很多因无法承担昂贵的费用而放弃了治疗。射频消融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技术,最初用于治疗肝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通过射频输出,使病变区组织细胞离子震荡磨檫产生热量而杀死肿瘤细胞。射频消融产生的高热还可导致肿瘤细胞的流动性和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细胞内环境的变化,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病变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组织,从而达到局部消除肿瘤组织的目的,在泌尿系统目前多用于前列腺癌及肾癌等无法行根治手术及无法耐受放化疗的患者。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射频消融术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无法行根治手术及无法耐受放化疗的多种良恶性泌尿系肿瘤患者,如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及肾癌患者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根据两种手术的特点及优缺点,如射频消融术无法完全热损毁肿瘤的边缘,而容易导致肿瘤残留,同时因放射性粒子的昂贵费用,无法广泛推广,在国际国内首先开展射频消融术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我们应用自行研制巨能肿瘤消融刀对肿瘤中心部位应用射频消融术毁损肿瘤组织,同时在肿瘤的边缘组织放置放射性粒子,从而减少了放射性粒子的用量,减少了粒子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同时弥补了射频消融术治疗恶性肿瘤的不足。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疗效与开放性或腹腔镜肿瘤根治术相同;而对于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可直接消灭病灶,达到肿瘤减容目的,且其副作用相对减少,既能局部灭活肿瘤细胞,又能保护重要器官,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肿瘤靶向治疗技术,优于传统的姑息性治疗、放疗和化疗。该项成果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肾癌和腹膜后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正在进行射频热疗与放疗、射频热疗与抗癌药物以及射频热疗与基因药物相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此外,腹腔镜下子宫颈癌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Ⅲ型子宫根治术、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乳腺癌腔镜保乳根治术、早期喉癌的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椎体转移瘤射频消融术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二、国内领先的肿瘤放疗技术1.呼吸门控4D放射治疗放疗科于2012年开展呼吸门控4D放射治疗技术。呼吸门控技术的特点:由于胸腹部肿瘤受呼吸运动的影响显著,3DCRT技术难以准确定位靶区,常规3D计划存在遗漏靶区或过于扩大靶区的缺陷。放射治疗的每次照射均不可能在一个呼吸周期内完成,故放射治疗难免会受呼吸运动的影响,因此为了在运动中连续照射靶组织,就不得不增加临床靶容积周围的外扩,进而增加了受照射正常组织的体积。所以,在外照射放射治疗中,如果不对该运动进行控制或者补偿,那么较多的周围正常组织会接受不必要的照射,进而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四维放疗则是在影像定位、计划设计和治疗实施阶段均增加了一维时间变量因素,形成四维影像定位、四维计划设计和四维治疗实施,属于动态放疗。4D门控放疗可以在呼吸周期中向某点传递剂量,减少呼吸的影响,进而减少因该运动所导致照射野外扩的增加。应用4D-CT技术可在3DCRT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并缩小胸腹部靶区,在保证覆盖肿瘤的同时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并提升靶区剂量;呼吸门控放疗可进一步缩小靶区,更有利于保护正常组织,尤其是对于肺、肝呼吸动度较大的病例。4D-CT技术的几何学及剂量学优势己得到证明,有望在3DCRT的基础上提高胸腹部肿瘤的局控率并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如放射性肺损伤和肝损伤的发生率。2.术中放疗技术 目前,肺癌的外照射存在位置与时间的局限性:第一,肺在呼吸运动当中,很难精确定位,一般的放疗要定位到目标病灶,有时候不一定能照射到病灶,很多医院做了模具,病人躺上去之后,其实要做照射的部位和之前的定位不是同一个位置;第二,现在放疗的副作用比较大,用的是伽马刀,而且是体外的,对病灶穿透力比较弱,照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给周围器官带来损伤。微创瘤内放疗是微创技术与放疗技术结合的新里程碑,这种技术的出现,克服了现行常见的外照射放疗经常发生的脱靶现象,将放射源直接放入瘤内施行,没有粒子的残留效应,放疗的位置不会随呼吸运动而变化,每次都在同一个位置上,是真正的实时放疗。它以低剂量瘤内直接作用,克服了高能量的远距离辐射、透射与散射,提高有效性,降低副作用。而且,微创瘤内放疗符合多学科发展的趋势,外科、肿瘤科、放射科都要参与,使肿瘤治疗更专业,效果更好。目前,我们于2012年购入德国蔡司的术中瘤内放疗系统并已安装调试成功,病人经过严格筛选后即能进入治疗阶段。三、国内领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肿瘤生物治疗技术1.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肿瘤,尤其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我科自2003年以来已经开展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以及实体肿瘤,特别是在治疗实体肿瘤方面走在国内前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累计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已经接近150例,在国内是较早开展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医院之一,其中2007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在广东省排位第一。已经开展的移植病种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嗜血细胞综合征、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我科最大特点是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化疗敏感的实体肿瘤,已经开展了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一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已经存活5年以上。所有移植患者术后随访率100%,长期无病生存率达60%以上,移植相关死亡率不到5%,明显低于多数医院报道的10%。2.DC或/和CIK生物治疗CIK治疗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血液肿瘤病人,对于防止复发具有一定的疗效已经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自体CIK和DC用于实体瘤的综合性治疗也正在临床实验之中,并且显示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我们也同步开展了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特别是肺癌的自体CIK治疗。我院生物治疗中心于2004年开展了肿瘤生物治疗。并且对标准化制备临床应用的CIK进行了探索,改良了CIK培养方法,建立了优化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了临床应用的水平,特别是目前正在进行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活性突变)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自体CIK治疗,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DC和CIK疗法基于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利用肿瘤患者自体细胞进行肿瘤生物治疗,避免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限制和同种异体间的细胞免疫排斥;多种细胞因  收起>>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肿瘤内科 赖宁发表
        肿瘤内科 赖宁发表
        肿瘤内科 赖宁发表
        肿瘤内科 赖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