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创建于1993年,2006年重组,2012年更名为“重症医学科”。2012年成为常州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15年成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常州市医学会急诊重症及灾难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常州市急诊、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常州市肠内营养培训中心,常州市重症镇痛镇静参学基地。是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展开>>

介绍: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创建于1993年,2006年重组,2012年更名为“重症医学科”。2012年成为常州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15年成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常州市医学会急诊重症及灾难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常州市急诊、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常州市肠内营养培训中心,常州市重症镇痛镇静参学基地。是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症医学科现任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刘宁,目前任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常委、常州市医学会急诊重症及灾难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科室现有床位20张,每年收治患者600人次左右,涉及各系统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救治(包括呼吸心跳骤停、急性呼吸衰竭、各种类型休克、急性心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毒、昏迷、脑卒中、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伤、危重疑难手术后治疗等)。科室常规开展循环监测及支持治疗、呼吸支持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早期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感染诊疗、ARDS及VAP集束化治疗等。并配备了专职的“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进行规范化管理。熟练应用深静脉置管技术、经皮气管切开技术、内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或空肠造瘘术、鼻肠管盲插技术、镇痛镇静技术、纤维支气管镜和肺泡灌洗技术、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目标性温度治疗技术、呼吸功能和呼吸力学监测技术、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技术、俯卧位通气技术、重症超声技术、血液净化技术、IABP技术以及ECMO技术等。目前在呼吸力学导向的智能化机械通气技术、IABP联合ECMO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应用、ECPR在心跳骤停救治中的应用、ECMO在重度ARDS救治中的应用已位于省内前列。在多发伤、复杂创伤的损伤控制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早期目标治疗及集束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ARDS的规范化治疗、血液净化技术综合应用、床旁超声在危重病人的应用、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支持治疗等方面已在本市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重症医学科新增体外生命支持亚专业方向,成立ECMO治疗小组,完善人员构架,建立规范的制度和流程,ECMO技术得以不断提高。科室运用ECMO技术先后救治多例危重病人,涵盖ARDS、中毒、心跳呼吸骤停、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等不同病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也多次在院外实施ECMO并行院间转运。2020年,重症医学科ECMO支持治疗首次超过12例/年,列省内前列,在常州及周边地区、乃至省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科室筹建区域ECMO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0年,与全国专科排名重症医学科第一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合作签约,成立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驻常州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工作站”,开展院际学科间交流与协作,构筑人才培养平台,进行临床工作和临床科研的深度合作。面对“新冠”疫情,做为市“新冠”危重症救治单位和市“新冠”救治专家组组长单位,科室不仅先后派出二批次人员驰援湖北,更担负起本地的抗疫工作(市“新冠”定点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和金坛人民医院)及全市范围的危重症救治工作。做到了全市新冠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相关经验在省内推广。常州一院重症医学科还有4名医护人员是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培训导师(其中主任导师1名),每年走进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广泛开展急救培训10多场,为推广心肺复苏技术及急救技能作出积极贡献。重症医学科医生需要各学科系统性、综合性培训,掌握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在常州一院重症医学科,25名医生中22人为硕士研究生、2人博士在读,硕士生导师5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8人。立足临床,科室高度重视以基础研究助力临床应用,近5年来,承担各级科研立项8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多篇,中华级7篇,出版专著4部,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  收起>>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