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病理诊断是目前各种临床诊断手段中精确度最高的,被称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成立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与桂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在临床病理诊断、教学、科研和法医病理方面均衡发展,是我校首批硕士点、教育厅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省级病理学教学团队、自治区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展开>>

介绍: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病理诊断是目前各种临床诊断手段中精确度最高的,被称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成立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与桂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在临床病理诊断、教学、科研和法医病理方面均衡发展,是我校首批硕士点、教育厅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省级病理学教学团队、自治区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形态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中心,是广西临床病理质控中心、广西桂林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桂林病理专科联盟(筹)+医联体、国家病理质控评价中心 (PQCC) 病理技术培训基地。病理科团队病理学科建有分子病理研究室、细胞病理研究室、临床病理研究室和形态教学研究室等四个研究室。近五年来学科共发表学术论文 165篇,其中SCI 16篇。出版著作9部。承担科研课题38项,经费323.55万元,实到款323.55 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147万元,省部级课题 12项 181.4万元,国际合作课题 1 项2.25 万元。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厅局级奖励16项。近五年学科累计投入建设经费500多万元,实验室专用实验室面积994.64M2;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00余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90余台。实验室拥有开展临床病理诊断和基础研究所需的各种设备,如Olympus多功能显微镜、高级病理图象分析处理系统、高速离心机、低温离心机、水浴摇床、空气摇床、进口温度梯度PCR仪、酶标仪、8525超低温冰箱、CO2培养箱、超纯水分离系统、高压灭菌器、恒温冷冻切片机、脉冲电泳仪、荧光显微镜、电子天平等仪器设备及开展原位杂交、原位PCR、免疫组化的全套设备。在临床病理诊断病例数量、病种及诊断水平在区内居前列。承担附院及桂北地区的病检、尸检等任务,每年病检量:常规活检35000余例,细胞学病检20000余例,主要接纳桂北地区各级医院疑难会诊1000余例,各类尸体剖检100余例;能够进行肾病穿刺活检、移植器官的组织活检诊断、排斥反应的诊断和监测。并承担住院医师、进修生、研究生的见习、实习、培训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病理诊断、教学经验,在区内有较高影响力。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学学科建设硕果累累,包括“一点、二团队、三重点、四中心”,学研产齐头并进。人员简介:病理学科共有医技人员43名,其中医师26人,包括教授5名,副教授6名,讲师(主治医师)11名,助教(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学位9名,硕士学位16名。另有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18人,其中高级实验师3名,中级职称2名,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2名,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曾思恩,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高校首批教学名师,现任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广西病理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桂林病理学学会主任委员;广西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西桂林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主任;广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态学实验室主任;广西高校病理学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等课题6项;主要研究方向:肿瘤病理/老年性疾病病理。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重要设备:科室积总面积800m2,设有取材室、诊断室、技术室、免疫组化室、细胞室、尸检室、分子病理室、多媒体室、学习室。科室设备齐全,性能区内一流,自动脱水机、冰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自动免疫组化机、自动染色机、低温冰箱、多头显微镜等主要设备均为原装进口着名品牌,工作学习条件优良,除病理设备外,还有齐全的分子病理研究设备,能完成PCR、FISH、ISH、Westernblot等实验研究。技术服务:常规病检——对各科室送检的活检组织及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诊断,确定组织的病变性质、范围,指导进一步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技术(Histochemistry)——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显色反应,对组织切片上的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的病理分型,发现微小肿瘤灶,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广泛应用。如果抗体是用荧光素标记则称为免疫荧光法。病理教研室1992年在广西率先开展免疫组化染色,现已能检测近百种抗原,用于病理诊断及科研。从2005年起将免疫荧光用于肾脏病理学的诊断。冰冻切片——是将组织冰冻后直接进行切片,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在组织学技术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对手术病人的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用于快速了解病变的性质,确定手术方案;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范围,确定手术范围是否足够或者增加其它的治疗措施。特殊染色——是为了显示特定组织结构或其他的特殊成分。一般是在观察HE染色切片的基础上进行。特殊染色是常规染色的必要补充,也是染色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病理诊断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如应用网状纤维染色可以区别癌和肉瘤。常用的特殊染色有银染、PAS、Masson、抗酸染色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用荧光标记的单链DNA探针和组织切片上与其互补的DNA杂交,通过观察荧光信号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反映相应基因的情况,在恶性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治、预后估计、指导用药等方面都成为重要的手段。病理教研室从2005年成功开展了FISH技术,现有多种试剂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评价。细胞学检查——通过采集病变处的细胞,涂片后进行诊断。常用于浅表组织、器官病变的检查,也可用于健康的普查。此法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但最后确定是否恶性病变尚需进一步作活检证实。常见细胞学检测内容如下:①脱落细胞学检查:痰涂片、宫颈刮片等;②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细胞病理学的新技术,用全自动设备将细胞涂成均匀的薄层片,并去除干扰诊断的血液、粘液和炎细胞的量,可以显着提高癌前病变检出率;③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人体浅表结节(如前列腺、肝、肾、胰、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进行穿刺,通过涂片染色、免疫组化等染色,对病变部位进行良、恶性判断。该操作创伤小,方便,适用各年龄段病人,部分能达到治疗效果(如穿刺排脓)。  收起>>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