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前身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内科的一个专业组。医院血液风湿科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从艰苦创业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在数任科主任和科室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该科已成为青海省内实力最强的血液风湿专科之一,在临床、科研及教学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血液风湿科发展史1959年建院,成立内科1974年设立血液病实验室1986年设立内科血液专业...   展开>>

介绍: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前身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内科的一个专业组。医院血液风湿科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从艰苦创业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在数任科主任和科室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该科已成为青海省内实力最强的血液风湿专科之一,在临床、科研及教学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血液风湿科发展史1959年建院,成立内科1974年设立血液病实验室1986年设立内科血液专业组,设床位15张1997年成立血液专科,设床位23张2001年设病床23张,2张层流病床2002年血液科被评为青海省重点专科、青海省名科2003年被批准为青海省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2006年命名为血液风湿科(设床位30张,2张层流病房)2009年设床位33张,2张层流病房2012年床位60张一、创业时期血液风湿科历史悠久,是青海省内最早成立的血液专科之一。1959年建立了内科,为内科五、六病区,当时隶属于大内科下有若干个专业组,血液组即在其中。1979年内科分为内一、内二两个病区,血液组隶属于内一科。1986年正式设立血液病专业组,固定床位15张。1997年9月血液组从内科独立,成为独立科室,正式成立血液科。经过50年的发展,血液科不断改革、发展和壮大。贾乃镛教授是医院血液科的创始人,于1971年参加了在兰州举办的中央血液学师资培训班,之后就开始进行血液病有关实验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平台。并积极筹备组建血液病实验室,1974年医院正式建立了血液病实验室,当时在贾乃镛主任的指导下,由赵莹、卢玉华担任实验室工作,开展了血细胞形态学、骨髓形态学、出凝血方面的工作,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贾乃镛教授先后又参加1978年、1981年全国血液病新进展学习班,引进了血液病诊断和治疗技术。1986年医院在内科一病区设置了血液、消化、内分泌和肾病四个专业,血液专业组成立后固定有15张住院床位,贾乃镛教授任大内科主任兼血液专业组长。对血液病、高原病和内科疑难杂症深入研究,解决了大多数血液病、高原病和疑难杂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完成了大量的医疗任务,承担诊断学和内科学部分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开始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二、发展时期1986年血液专业组建立,贾乃镛教授任科主任,从此,血液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7年9月,血液科正式成立,固定床位23张。随着医院和专业的发展,在贾乃镛教授的努力下,血液专业组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人才培养:随着社会需求增加和医院的发展,在院领导和贾乃镛教授的努力下,积极引进和培养血液学专业技术人才。除贾乃镛主任以外,血液专业组人员先后尚有西安医科大学毕业的郭杰、李占全和青海医学院毕业的杨发满、冀林华、耿惠、苏娟、李建平、熊辉霞、袁霞、罗伟等专业医生。1995年贾乃镛主任担任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后,养了高层次的血液病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并先后为血液科增加了崔森、柴克霞两名血液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人才。郭杰于1994年始任血液科副主任,1998年李占全任血液科副主任、2001年崔森任血液科副主任,付霞任护士长,2004年崔森任血液科主任。在这几任主任的努力下,血液科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均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990年血液实验室新增专业实验人员王红心,1996年李玉丽进入实验室工作,血液实验研究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开展了细胞培养技术及细胞遗传学检测、白血病免疫分型等工作,使血液科的整体诊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冀林华任科副主任。同时,积极加强风湿免疫疾病诊治水平。2010年冀林华任血液风湿科主任,柴克霞任副主任,付霞任护士长。医疗队伍的建设是保证和提高医护质量的先决条件。为培养高级医护人才,血液科在医院的支持下,采取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条件内部培养与派出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2006年冀林华获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2007年李建平考取中国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博士;2008年崔森毕业于日本金泽医科大学,获博士研究生学位;其他医师均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12年苏娟考取青海大学高原医学血液病专业博士研究生。近几年护理人员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提高学历水平,5人参加护理本科学习,5人参加护理大专学习。2009年血液风湿科新增人员2人:马晓静、陈媛清。20人(次)参加2004年“全国风湿病诊断治疗学习班”、“白血病根治性治疗学习班”、每年“全国风湿病年会”、2007年“全国风湿病高级研讨班”、“全国生物治疗学习班”、每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全国学术会议”、“血液病诊疗新近展学习班”、“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学习班”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培训班。2004年6人参加“第六届世界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术大会暨第五届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年会”,3人参加大会发言、2人参加展版展出。2008年11月李占全教授、冀林华副教授等5人在印度参加亚泰地区高原医学大会。主办国家级血液病学、风湿病学CME项目6次,参加国家级CME项目20多人次,参加青海省CME项目40多人次。每年选派人员到国内先进的单位进一步深造,引进先进的诊治技术,努力使血液风湿科与国内外先进单位看齐。血液科整体学历水平达青海省前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血液风湿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医疗质量、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提升。医疗工作:在工作中,血液风湿科以学科快速和持续发展为宗旨,坚持以各项法律法规及医疗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有关专科和专病诊疗规范实施临床工作,保证诊疗工作安全有效。目前为至,常年开放床位60张,全年床位使用率98%以上,形成一定的专科规模。多年来坚持以留学、进修、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交流,及时掌握最新专业发展,尽可能以最新知识、最新临床技术为病人提供诊治手段,以获得最佳疗效。保持抢救成功率95%,治愈好转率95%以上。科室每年平均收治各种血液病、风湿病、高原病及其他疑难杂症病人近1000余人次,病危病人30人,病重病人60人,抢救病人18人,年均死亡病人3人,人均住院日18天,每年平均完成普通门诊病人诊治近9000人次,专家门诊病人诊治800余人次。成份输血占输血比例的99%以上。承担院内外疑难病例的会诊和指导工作,每年完成全院会诊约25/人均次,院内会诊近250人次,院外会诊10余人次。每年完成骨髓细胞分析平均700人次,完成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血常规检查及体液细胞形态分析等近5000人次,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表型鉴定400余人份,其他检查项目280人份,同时还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30余人次),细胞培养、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纯化、体外冻存等先进技术,为血液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积极支援基层医疗工作,每年多次参加各种形式的义诊活动、参加医疗队和医疗保健工作平均每年4次。2008年出院患者数达680人,门诊量达到20000人次,患者特点表现在:一是数量大幅增加,其中危重病人增加明显,二是专科疾病和疑难病例大增。依托血液科丰富的临床经验,解决了大量疑难杂症如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各种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以肌痛,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的诊治。为了方便病人就诊,医院决定在原血液科的基础上成立血液风湿科,2006年血液科更名为血液风湿科。血液风湿科承担着各类血液、淋巴结、肝、脾等血液、免疫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拥有省内一流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施,多年来诊治了大量的血液、风湿、淋巴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形成了血液、淋巴、骨关节、皮肤、肌肉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系统诊治规范,在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建立了完善的护理制度,经过数十年的建设,血液风湿科已拥有相当扎实的基础。血液风湿科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大副提高。2001年在青海省政府、人事厅和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医院建成了先进的层流病房,其中“百级仓”2间,不仅为血液系恶性肿瘤病人的大剂量化疗提供了良好的病房条件,还可以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2002年血液风湿科被评为青海省名科,青海省重点学科。血液风湿科在临床诊治方面不断引进先进技术。2001-2002年送出到国内先进单位培养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人员5名,2003年成功实施青海省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恶性淋巴瘤。血液科拥有先进的血液病实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才3名:王红心、李玉丽、李学梅。除进行血细胞形态分析、骨髓细胞学分析等常规工作外,可进行细胞化学染色、近年熟练开展了细胞免疫表型鉴定、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体外冻存、培养技术及细胞遗传学技术,为血液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科室建设:2003年在青海省首个被获准成立“青海省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2006年血液科硕士研究生点被获批为青海省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009年血液风湿科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医药管理局考核批准为国家新药临床实验机构。科室业务:1、血液系统疾病:各种类型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友病、高粘血症或易栓症等的诊治。2、风湿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雷诺病等的诊治。3、各种疑难杂症:如不明原因的发热,不明原因的肝、脾或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骨、关节、肌肉痛,不明原因黄疸、乏力、消瘦等的诊治。4、高原病:慢性高原病的诊治。5、其他:恶性肿瘤、淋巴瘤、实体瘤、重症再障、先天性免疫缺陷、先天性代谢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教学工作:血液风湿科是诊治血液淋巴系统、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专业临床学科,现有主任医师、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讲师4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多年来出色完成了大量医学教学任务,包括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班、预防医学系、地方病研究班、麻醉班、影像班等班级的内科学(血液病、高原病、风湿免疫病等)理论授课及临床见习和实习任务,教学内容丰富、结构科学,临床实践性内容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同时血液科是青海大学医学院内科学血液病学硕士研究生及高原医学方向博士生培养点,早在1995年贾乃镛教授就首先开始招收血液学硕士研究生,郭杰任副导师。2003年始,由许存和教授和李占全教授担任血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崔森教授担任高原血液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已培养血液学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24名(1998年2名,2001年2名,2002年2名,2003年3名,2005年2名,2006年2名,2007年3名,2008年5名,2009年3名),在读10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血液病专业人才。每年在院外进行关于成份输血、DIC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内容的专题讲座多次。进行病理科骨髓形态学教学。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开展“三新”项目。2002年8月20日至24日成功组织举办了国家级CME项目“高原病基础与诊治进展学习班”,参加人员达154人。成功组织举办了2003年国家级CME项目“贫血性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参加人数达300余人。2003年举办了西北五省血液学学术会议。近年多次成功举办国家级CME项目。科研工作:长期积极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70年代开始,贾乃镛教授就致力于高原红细胞发病机制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理的临床研究”于2000年获中国“九五”科学技术成果奖,受奖人员有贾乃镛、焦占元、郭杰、王红心、何文林、高芬、杨发满。“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的理论研究”于1998年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受奖人员有贾乃镛、焦占元、何文林、郭杰、高芬。《慢性高原病诊断学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获2007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贾乃镛为受奖人员之一。2006年崔森教授主持完成  收起>>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