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中医医院

介绍: 昭阳区中医医院针推科一共有四个病区,分别为针推科一病区、针推科二病区、针推科三病区和针推科四病区。针推科一病区针灸推拿科一病区成立于2003年,现已建设成为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8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专业护士8人。开放床位60余张,年均收治住院患者千余人次。科室以名中医黄萍医师的“病应穴针刺法”...   展开>>

介绍: 昭阳区中医医院针推科一共有四个病区,分别为针推科一病区、针推科二病区、针推科三病区和针推科四病区。针推科一病区针灸推拿科一病区成立于2003年,现已建设成为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8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专业护士8人。开放床位60余张,年均收治住院患者千余人次。科室以名中医黄萍医师的“病应穴针刺法”为核心技术,配合“腹针、脐针、手针、腕踝针、火针、平衡针、刺血疗法”等针灸技术,结合以“一指禅、法推拿”为基础揉和“脊柱短杠杆微调、龙氏正骨、美式整脊、澳式关节松动术、脏腑点穴推拿”等的推拿正骨体系,对多种疾病进行中医特色疗法,疗效显著。科室目前主要收治病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椎管狭窄、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源性头晕头痛、颈源性耳鸣、周围性面瘫、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其它如痛风、骨质疏松症、下肢静脉曲张、急慢性咽峡炎等多种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是纤维环退变和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是由于肾气不足、筋脉失养,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或闪挫劳损,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以腰痛、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本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年龄为20~55岁,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病主要症状为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病区成立以来,力求以准确的诊断、最好的疗效以及较低的医疗费用诊治各类腰痛病。病区一直致力于腰痛病的非手术治疗和临床研究。在治疗方法上以针灸为主,辅予推拿、理疗、药物等非手术治疗。“病应穴针刺法”是黄萍院长于2002年创立的针对脊柱病的优秀治疗方法,是传统针灸和现代脊柱医学理论完美结合的产物。其核心理论是以腰椎病变的椎间隙正中为病应穴,进行针灸治疗,使临床选穴简单准确,明显提高了疗效。病区以黄萍院长创立的“病应穴针刺法”为主要方法,配合传统推拿、按脊整复、牵引理疗,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的作用,较快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极高的治愈率。针推科二病区昭阳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二病区成立于1990年,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及省级重点专科;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从业人员:医生4人、护理人员4人,均在群众中享有较好声誉。科室采用黄萍著作“病应穴针刺法”治疗脊柱病;“神经激活针刺法”、“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脊柱病相关性疾病及常见病已形成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疗体系。脊柱病、中风病、脊柱病相关性疾病是本科室的重点专病,特别在颈椎病方面有较为突出的疗效;面瘫病、膝痹病、肩周炎是本科常见病;另在疑难杂病诊治方面亦有特殊的疗效。科室将在中医针灸传统治疗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方面作出较好的融合,力争各项技术取得最新突破并保持多年来昭阳区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的社会名誉及各界人事好评。面瘫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周围性面瘫,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是以患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略多。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急性起病,表现为口角歪斜、流涎、讲话漏风,吹口哨或笑时尤为明显,可于48小时内达到高峰。病前几天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或面部的轻微疼痛。查体可见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具体如下: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面部肌肉运动时,因健侧面部的收缩牵引,使上述体征更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吹口哨等动作。闭目时瘫痪侧眼球转向上内方,露出角膜下的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鼓气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的颊龈沟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1、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中药+理疗+电针。2、静止期:电针为主,配合中药、按摩、理疗及营养神经药物。3、恢复期:针灸以补法为主,同时配合按摩、艾灸及中药(补气补血为主)。4、后遗症期:针灸泻健侧补患侧,不用电针。针推科三病区针推三病区是以祖国传统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与现代物理及微创手术等诊疗技术相结合的科室。科室现有医护人员9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4人,专业护士4人。均为正规中医院校毕业,有着深厚的中医底蕴和基础。科室人员本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精神和态度,以中医经络辨病辨证为基础,灵活运用病应穴针刺法、神经激活针刺法、子午流注针法、醒脑开窍针法、贺氏三通针法、靳三针针法等特色针刺技术。在传统的针刺、艾灸、推拿、拔罐、中药塌渍、中药涂擦、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及手法整复等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又进修学习应用现代医学的新技术及新疗法,如:神经根阻滞术、臭氧关节腔注射术、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射频治疗、小针刀及冲击波治疗等。使中医特色较好地与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而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科室主要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规范化诊疗1、各种痛症: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滑脱、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各种扭伤所致的关节痛、风湿痛、慢性疼痛、顽固性疼痛等骨关节疾病。2、神经及精神疾病:包括脑梗死或脑出血(中风病)、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外伤性截瘫、失眠、耳聋耳鸣、神经衰弱、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3、妇儿科疾病:包括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小儿脑性瘫痪、小儿遗尿。4、其他疾病:包括单纯性肥胖、尿失禁、过敏性鼻炎、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的规范化诊疗。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痹病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导致膝部肌肉、关节、经络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发病因素1.年龄因素:膝关节在人体中负重大,随年龄增大膝关节囊萎缩、变性和纤维化,关节变得僵硬而不灵活,滑液分泌异常,引起软骨细胞营养不足,软骨内水分的含量下降,软骨的主要成分黏多糖也减少,关节软骨缺乏弹性,则容易受到磨损而破碎。为了适应膝关节承受力的需要,关节软骨边缘有骨质增生,即老年人的骨性关节炎的发生。2.内分泌因素:内分泌疾病患者,膝关节长期受到轻微的不容易注意的外伤,过度的不适当运动等,皆是造成膝关节载荷、传导的紊乱,引起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继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肥胖因素:本病与体重超负荷相关,更年期妇女体重增加可促使骨性关节炎的发生。4.创伤:膝关节内骨折、脱位、半月板或韧带损伤皆可造成膝关节的不稳定,是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原因。5.炎症: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及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即使炎症消退,关节软骨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关节仍保持相当的活动度,多继发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1.发病特点:初起多见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2.发病时间: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3.局部表现: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喀喇声或摩擦声。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关节积液、关节无力、活动障碍,腰弯背驼。4.X线摄片检查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特色治疗我科以治疗膝痹病为特色,膝痹病,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说:“风寒湿三气夹杂至合而为痹也,可因风寒湿邪侧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风邪胜者为行痹,治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寒邪胜者为痛痹,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湿邪胜者为着痹,治以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我科采用中医特色疗法: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西药内服与外用,配合现代物理治疗,如蜡疗、微波、磁热疗法、电脑中频、低周波治疗、超声波等治疗,以降低肌肉紧张度、缓解肌肉痉挛、加强血液循环、抗炎消肿、减轻疼痛,内服外治,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通过10余年的临床诊疗研究发现,经过我科特色疗法治疗的膝痹病患者,总体有效率达96﹪以上,绝大部分患者经针刺、推拿等理疗后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不利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消失。预防措施秋冬季节寒冷潮湿,患者要注意保暖,特别要在关键部位包上护膝或棉布,不要让患处接触凉风;少爬很陡的楼梯,少走上下坡路;平时避免机械性损伤,膝关节受累者应避免跑步和球类等剧烈体育运动;对不良姿势,应尽量纠正。昭阳区中医医院针推科三病区咨询电话:8887631针推科四病区昭阳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成立于1990年,是本院的重点科室,是云南省第四批重点专科,针灸推拿科分为四个病区和一个物理治疗区,针推四科一直致力于项痹病(颈椎病)及相关脊柱病的非手术治疗。项痹病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导致项部肌肉、关节、经络痹阻不通,临床上以颈项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为主症,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现代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和后关节退变、颈椎轻度滑脱、项韧带钙化等病因,从而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持续性头枕、颈臂痛或患侧上肢出现明显神经根性症状(例如肩臂、前臂、上臂、手指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的一种疾病。采取的治疗方法:(一)针灸治疗:我科采用名中医黄萍院长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运用病应穴八刺法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为辅,结合电针疗法。(二)颈椎病推拿治疗:推拿是利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而对肌体产生影响---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理脏腑功能等作用。(三)牵引治疗电动牵引:采用持续的电动颈椎牵引。(四)拔罐:拔罐具有温经通络、驱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的作用。(五)电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或磁热电疗法等,以镇痛、锻炼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六)运动辅助疗法1、双手托顶2、单手托顶3、转颈后瞧4、抬头望月  收起>>

专家列表

    暂无专家信息!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