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
![]() |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
![]() |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
![]() |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
![]() |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
![]() |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
![]() |
学龄前 少 儿 |
牙齿长得好坏、出牙早晚,大致可反映出孩子骨骼的生长情况。骨骼发育不良时,牙质差、出牙迟。当7~9个月,孩子缺乏咀嚼练习时,也会延缓长牙的速度。
到底多大的孩子应该长多少颗牙呢?一般规律是用孩子的月龄减去4或6就可以得出此时他应出的牙齿数。比如1岁的孩子12个月,减去4或6,此时他有可能长了6~8颗牙。
有一般规律就一定会有特殊情况。每个孩子牙齿萌出早晚不一,早则4个月,迟则10个月。这并不代表孩子缺钙、智力低下,仅仅是牙齿的萌出早晚不一而已。
最早出的一拔牙共20颗,我们称之为乳牙,大致在2~2.5岁全部出齐。6岁左右开始换牙,换后的牙叫恒牙,9~13岁可以换完。
从孩子有牙开始就应该注意牙齿的保健。哪怕是孩子吃奶后喝一口白开水、用湿纱布裹着手指给孩子擦擦牙都十分必要。千万别以为乳牙是要换掉的而忽略它。儿科医生经常强调乳牙的重要性,它与早期的咀嚼,面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密切相关。乳牙出问题还会影响到恒牙的健康,比如咬牙合不住,排列不齐等。乳牙龋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牙髓炎和牙周炎,严重者还会影响恒牙生长。
所以,口腔保健必须尽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