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家长必知的日常护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6-04-05   来源:中华康网   

  脑瘫患儿的抱法

  (不能独坐、站、走的脑瘫患者,母亲常将其抱在怀里。如姿势不正确,异常姿势得以强化,阻碍了正确的姿势形成。)

  应用正确方法抱脑瘫患儿,不仅省力,而且可以纠正患儿的一些不正常的姿势;也刺激了患儿对头颈部的控制能力。

  对于不同类型的脑瘫,应该采取不同的抱法:

  1.痉挛型脑瘫:患儿母亲一手托住孩子的臀部,一手扶住孩子的肩臂部面对面把孩子双臂伸开,分放在母亲的两侧肩膀上,两腿分开分放在母亲两侧髋部或一侧髋部前后;头可以枕在母亲肩上,也可以与母亲面对面。此抱法的关键在于孩子双腿分开髋、膝关节屈曲,这样可以纠正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双下肢硬直伸展、交叉及尖足等异常姿势。

  2.手足徐动型脑瘫:对于手足徐动型的脑瘫患儿,主要是着重控制患儿不自主的动作,使患儿保持姿势和体位的稳定性,与痉挛型患儿抱法有很大的不同。

  具体方法:将患儿抱起前,家长双手从患儿身后腋下穿出,用手掌按压患儿的腹部,使他的背部紧紧贴住自己的身体。同时,用自己的手臂将患儿的胳膊推向前,这样,可控制患儿头部后仰和肩胛带收紧,使头部直立,双手放在身体前面,抱时家长将患儿的双手分别放在膝盖上,并用自己的双手握住患儿的双手,使患儿的膝、髋关节充分屈曲,这样的抱法可以使患儿的头部和躯干伸展,并为患儿提供了较好的稳定性,也控制了患儿的不自主动作。

  3.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由于肌张力太低,总的原则是不要让患儿在没有足够支持的条件下,过早的使身体处于直立位,以免引起脊柱的后突及侧弯畸形。

  这类脑瘫患儿身体软弱无力,当家长抱他时,除了帮助他把双腿蜷起,头微微下垂外,最重要的是给他一个很好的依靠,像抱手足徐动型患儿的方法也可适用。

  小儿脑瘫患儿的睡眠姿势

  正常患儿可以随心所欲的躺在床上,而小儿脑瘫患儿由于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头很艰难的摆正位,长长是倾向一面,并且头紧紧的贴在枕头上,长久的保持这种姿势将会发生脊柱关节的变形,所以不良的睡姿回影响小儿脑瘫患儿的正常发育。

  1.痉挛型脑型瘫痪患儿睡眠不宜长期采用仰卧姿势,以防加重肌肉痉挛,痉挛型患儿一侧卧位姿势较好,这中姿势不仅令痉挛肌肉的张力得到改善,也有利于动作的对称。

  2.对于患儿有仰卧位时容易出现耸肩屈肘,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长期这样会导致这种姿势硬性固定的危险。所以对屈曲痉挛中的患儿。所以对屈曲性痉挛重的患儿,让他俯卧位睡,在其胸前部放一枕头,使其前臂向前伸出,当患儿头能向抬起或能转动时,可以去掉枕头,取俯卧位姿势睡。

  坐位体位

  1、伸腿坐位伸腿坐位时,双侧髋关节屈曲、外展、膝关节伸展。该体位是脑瘫患者坐位训练的最佳体位。在此体位下,操作者可以对患者进行平衡训练、中心转移、体轴回旋等训练。方法为:首先使患儿呈仰卧位,双腿分开,操作者面面向患儿做于双腿中间,双腿轻压在膝关节上,使其伸展,髋关节外展,拉起至坐位,然后对其肩部、腰部回旋动作。

  对于伸肌张力较高的患儿,操作者可靠坐在患儿的背面,胸部抵住患儿的背部,双手从腋下穿过,置于膝关节上面,使其膝关节伸直,并令其双腿分开于操作者的双腿紧贴,然后操作者用自身带动其躯干进行相应的前屈后伸的回旋运动。

  2、盘腿坐位盘腿坐位时,髋关节屈曲外展、膝关节屈曲的状态下使臀部负重。操作者可首先令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后抱起患儿,并使爽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外旋,盘坐于操作者的前面,背部靠过操作者的身体,以寻求支点,然后操作者握住肘向前,手指分开置于床面,用手支持肩部或头部;对于上肢痉挛较轻的患儿,可用夹板固定上肢,进行一定的头部旋转诱发其躯体的相应的动作。

  膝立位体位

  膝立位是站立的基础,在临床中,脑瘫患儿由于自身的平衡差,为了获得更好的稳定性,膝立时,其双腿间的距离较大,常使腿分开。膝立时大腿及小腿内侧着地和臀部着地形成所谓的"W"形坐姿。对于臀部和膝部屈曲内收、屈肌痉挛严重的脑瘫患儿膝立时,操作者必须控制好其髋部。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揭秘脑瘫儿寿命有多长 
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