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通过哪些行为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脑瘫疾病?

    发布时间:2015-11-13   来源:中华康网   

  很多的新生儿父母因为还有带孩子的经验,很多的疾病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来。如今,脑瘫成为新生儿患病较高的疾病之一,父母了解脑瘫的一些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一旦耽误会给孩子造成了终身遗憾。下面告诉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通过哪些行为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脑瘫疾病。

  诊断脑瘫的方法有哪些?

  1、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抗乳,或吸吮后疲劳无力;过分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哭闹;全身发硬,好打挺;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等表现;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等。

  2、1-3个月的婴儿:不注意看人,眼不追视眼前东西;头部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或头偏向一侧,俯卧位不能抬头。

  3、4-5个月:仍不会翻身;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姿势或下肢交叉呈剪刀样;身体姿势不对称等。

  4、6-7个月:手、口、眼动作不协调;手抓物很快松开或不持久;坐不稳呈前倾或后倾。

  5、7-12个月:7个月仍不能独坐;10个月后仍不会与人再见,脚尖站立;11个月不会扶持站立;12个月仍不会迈步;12个月后仍流口水及“吃手”等。

  6、不明原因的哭闹、入睡困难、易激惹、喂养困难、容易呛奶、护理困难等等。脑瘫一般是由于在产前、怀孕期间由多种因素影响了神经中枢的发育所致。

  小编提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了上面介绍的行为习惯,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诊断,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异常行为,否则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在日常生活当中,新生儿父母也要不断的充实带孩子的各种经验,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揭秘脑瘫儿寿命有多长 
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