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的骨质疏松患者―正视骨松、重视骨松、远离骨松

    发布时间:2015-10-27   来源:中华康网   

     撰写此文的目的,是想让门诊和网上的患者接受一些骨质疏松的健康常识。只有对一种疾病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管理!

     随着中国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高龄人口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老年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高,比如,心血管、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和骨质疏松。前面几种疾病的特点是有明显的症状,比如心血管疾病会引起心慌、气促;骨关节系统的退变会引起疼痛和活动障碍,但是骨质疏松症则完全不同,它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在疾病的早期不痒不痛,慢慢进展,直至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引起患者重视。重庆大坪医院脊柱外科刘鹏

     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为绝经后妇女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最严重的后果是脆性骨折(即轻微外伤导致的骨折)。由于我国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绝大部分患者在骨质疏松症早期没有获得足够的健康教育,也没有预防。在我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初次就诊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脆性骨折。常见的脆性骨折发生部位包括手腕部、脊椎椎体和髋部。如果是手腕部骨折,治疗简单,成本低,而且最终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如果是后两个部位,绝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才能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死亡率增加,但众所周知,老年患者全身各个器官的代偿能力下降,手术风险呈几何倍数增加,而且手术费用很昂贵(数万元),因此无论从医学伦理学还是从医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划算。呼吁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建设中把骨质疏松症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监测,否则将来我国医疗保险要为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

    我在门诊遇到潜在的骨质疏松患者(因脊柱疾病就诊,同时骨质疏松风险很高的患者),都要用一定的时间来劝说其接受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骨质疏松的诊断措施包括骨密度检测、抽血化验一些常规的指标,总的费用在几百元。治疗主要靠药物:(1)基础补充剂:钙剂和维生素D。市场上的钙剂种类很多,从性价比和安全性的角度看,钙尔奇是一个比较恰当的选择,每天不到一块钱。液体钙和很多保健品钙剂都偏贵,实际上我认为钙剂的成本不高,卖得贵完全是迎合某些患者的心理需求。维生素D的补充也同样重要,我国市场上目前没有合适的普通维生素D卖,只能使用活性维生素D来替代,导致成本偏高,如果家里有人出国可以在国外买到大瓶的VD,这样就可以使费用下降一大半。重庆由于日照时间短,维生素D的缺乏情况可能是全国最严重的,因此对于重庆的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注重补充VD。(2)目前主流药物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双膦酸盐,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剂型,每年的药物费用在3500-3800元,好在都是医保范围的药,能报。使用这一类的药物最难以做到的是“坚持”,对于一般的患者,应坚持连续应用3-5年左右,再根据复查的情况停用一段时间,再启用。很多患者心里想:“让我们使用这么长的时间,是不是为了卖药给我们增加收入?”当然不是,因为骨质疏松是一个非常慢性的疾病,只有坚持服药才能保持治疗效果,关于这一点已经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了。我自家的两位老人也在长期口服双膦酸盐,一个66岁,一个73岁,迄今尚未发生骨质疏松及其相关的任何不良后果。我坚信,只有坚持治疗才能取得效果并且保持住。(3)促进新骨形成的一种新药―复泰奥。对于大部分轻、中度骨松患者而言,使用双膦酸盐就够了,但对于一些重度骨松患者,双膦酸盐效果不好。原因如下:把一个人全身的骨头比喻成一个水池里的水,双膦酸盐的作用是“节流”,即减少骨/水的进一步丢失;而严重骨松患者就像是一个马上要见底池子,再怎么节流,水也不够用的,因此对于重度骨松只有想办法“开源”。复泰奥就是这样一种能“开源”的药,在美国已经使用多年,近2年才进入中国市场。我使用了一批患者,治疗效果很满意,但是价格太昂贵了,每个月的费用是6000元,请注意不是每年,是每个月!而且至少要用到3个月以上才能起效,每年的药费都可以买个车了!因此我再次建议,不要等到骨质疏松严重到这个程度再治疗,人痛苦,钱受罪。

    总之,骨质疏松这种无声发展的疾病,需要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视、正视,我希望有更多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加入预防者的行列,而不是加入骨折后的手术治疗行列,让医生和患者协起手来,让中国人的骨骼更坚强、更硬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是目前世界上绝经后妇女、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