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消化健康 延长健康寿命 (转载)

    发布时间:2015-04-03   来源:中华康网   

          2009“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学分会承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协办,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特别支持,新浪网等媒体单位提供新闻支持。“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公众开展的系列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其目的是宣传、普及有关健康生活方面的医学科学知识,增强人民的健康意识,提高自主健康的能力,达到健康促进的作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玉英

         2009“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的主题是:“预防慢病管理健康”,围绕这一主题将分别就“呼吸系统疾病预防与健康”、“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健康”、“消化系统疾病预防与健康”、“糖尿病预防与健康”4个专题,组织著名医学专家进行系列科普讲座,每季度开展一场讲座。

        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2009“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第三讲。活动围绕“关注消化健康延长健康寿命”的主题,特邀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兆申教授和北京西苑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唐旭东教授就“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与健康”专题进行讲座,并针对百姓健康生活的热点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活动。以下是现场专家讲座内容。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关注消化健康,延长健康寿命。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是由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也是我们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白教授倡导发起并力促的科普活动,已经进行了两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2009年我们这个健康大讲堂系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承办,其他兄弟学会和机构协办,同时得到了阿斯利康贸易有限公司的特别支持,也得到了各媒体的大力支持。

        2009年大讲堂的设计是每季度一次,主题有呼吸系统的预防与健康,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健康,糖尿病预防与健康以及今天的消化系统疾病预防与健康。谈到消化系统,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是民以食为天,但同时另一句话也在警示着人们病从口入。本来病从口入是说传染病的概念,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病从口入的概念已经从传染病发展到慢性疾病,现在我们关注的四大慢性疾病都跟口和消化有关。谈到医生的水平以及医道,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已经讲到“上医治未病,中医治预病,下医治已病。”就是说最好的医道是没发生病时的预防,中医是治快要来病的状况,下医治已病。我一开始就把自己归到下医中,因为作为外科大夫,没办法在未病时做手术,但是今天非常荣幸由我这个下医做主持,为两位上医做介绍。一位是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兆申教授,我们还请到北京西苑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唐旭东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这两位教授今天将就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与保健跟大家进行交流。接下来有请第一位上医李兆申教授。

          李: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尊敬的王院长,刚刚王院长说了很多,实际上我充其量就是普通的内科大夫。这么多年来,我大学毕业后,基本是在临床一线。主要研究方面是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几年主要做一些内镜工作(肠镜、胃镜、十二指肠镜),感谢中华医学会的各位领导,说我是“上医”,不是因为医道高,而是因为我是从上海来的医生(笑)。这里花一小时跟大家谈谈胃病。我们的消化道很长,我的小孩说你管的范围很大,从口到肠道下面都是你管的。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能都讲,主要讲讲肠胃。

          我今天给大家谈的题目是十胃九病,十病九养。从这个题目来看,就像刚刚王院长讲到的,只有消化道、呼吸道是跟外界相通的,呼吸道一口相通,消化道上下两口都通。每天无论正常吃饭还是各种情绪的发泄,损伤最大的器官就是胃。所以我有时候讲胃是消化系统中最可怜的部位。酸甜苦辣都到胃里,所以十胃九病,我再提出十病九养的观点。

         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谈几个问题,第一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二我国常见胃病,第三常见胃病的发病因素,第四目前民众关注的问题,第五如何养胃、护胃。

          胃在左上腹区域,上面是贲门,中间是胃腔,下面是幽门,幽门下去进入十二指肠。那么胃的功能是什么呢?胃不单纯是一个饭囊,饭囊只是一个储存功能。我们吃下的食物通过食管贲门进入胃,接下来胃就开始工作,分泌化学物质并像磨一样研磨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向下排泄。除了储存、研磨功能后,胃还可以做初步吸收。这些工作做完后,将食物从幽门挤到十二指肠进一步消化、吸收。胃有两个面,上层是胃腔黏膜,下层是胃壁肌肉层。我到网上浏览了一下胃病,想了解一下中国老百姓对胃病知识的求索,发现每天都有十几万的浏览量在查询胃病问题,由此可见老百姓对胃病的关注程度。老百姓在胃病中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胃癌,因此我今天把胃癌的诊断、预防、治疗作为最主要的问题来谈谈。

          在中国最常见的胃病不是胃癌,而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严格来说并不是某种特殊细菌造成的,造成慢性胃炎的因素很多,致病因素非常多,是最常见的胃病。一般人去做胃镜,慢性胃炎的确诊率或者诊断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有人问我,为什么慢性胃炎发病率这么高呢?我说你每天吃五谷杂粮,每天情绪都有起伏,怎么可能不得胃病。而在慢性胃炎中真正的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不是很高,只有20%。所以最常见的是浅表性胃炎,其次是糜烂性胃炎,再次是萎缩性胃炎。相信在座老同志更关注萎缩性胃炎,因为有人说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兆。

          慢性胃炎的症状是黏膜充血、水肿,胃小凹之间有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糜烂性胃炎也比较多见,症状是疣状隆起或斑片状糜烂。经常有老人跟我讲我有慢性胃炎或者萎缩性胃炎甚至慢性萎缩性胃窦炎。南方人很害怕胃窦炎,认为就是癌症的前奏。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因为皮肤随着年龄增长会衰老,胃黏膜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所以不要太紧张。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黏膜变薄、老化、腺体减少,分泌消化液功能降低。代之或肠腺化生,间质炎症浸润,所谓肠腺化生是一种类似返祖现象,胃里不应该出现肠腺,但出现了肠腺,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肠腺化生。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很多,很难一语概括。我总体归纳了三点,饭后上腹饱胀、气、纳差、吸收不良所致的贫血,所以在我国慢性胃炎高发,尤其萎缩性胃炎我们应该注意。

         第二个常见胃病是消化性溃疡。有人问我胃溃疡什么样?我说口腔溃疡和胃溃疡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只是发生的部位不一样,整个胃黏膜由于不同原因胃的防御屏障减弱或者消失,会凹陷腐烂下去一块。溃疡病非常常见,有人做过统计,社会群体中有10%的人一生会生过这种病,在国内消化性溃疡患病率为3.96‰,发病率1.11‰,男性多于女性,中年人是高发年龄人群,管理人员是高发病,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冬季、秋季比较常见。其实消化性溃疡有自己的特色,消化性溃疡一是出血,一是癌变的问题。如果在马路上突然晕倒了,尽管没有腹痛症状,还要考虑是否因为胃大量出血,引起的缺血性休克。

          溃疡病尽管重要,但还不如胃癌重要。目前无论在全球还是中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都排在第二位,我国一年新发40万胃癌患者,发病高峰在55岁到70岁。在亚洲胃癌是非常常见的,其他国家不是太多,我国胃癌死亡率是16/10万。每年大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根据胃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这是不同分期胃癌生存率,如果早期发现,五年胃癌生存率可以高几倍甚至不影响生命。如果是很晚的进展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只有百分之几。所以在早期大家如何预防胃癌?如何提高胃癌早期发现率,这是我们消化科医生很大的责任,大家也要注意。

          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如果有腹部不适、隐痛症状、上腹部闷胀,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去做筛查。如果想早期检查胃癌,还是要靠做胃镜。现在做胃镜也没有多么痛苦和复杂,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

         胃病的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HP),第二药物(阿司匹林等),第三是不良生活习惯,饮酒、浓茶,还有精神因素和遗传因素。近几年,关于幽门螺杆菌的问题,大家咨询的很多,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的两位澳大利亚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后,这件事基本已经敲定。幽门螺杆菌应该是胃病的罪魁祸首,是慢性胃溃疡、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1979年两位澳大利亚发现了幽门螺杆菌。2005年获得了医学和生理学的诺贝尔奖。他们对造福于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调查,全世界有一半人都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发病率不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感染比较高。中国内地、香港、越南、印度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是60%、50%、40%、70%。可以看到,生活水平越高,感染率越低,跟发病率也是直接相关的。

          在各种胃病中的检出率,慢性胃炎是53%-95%,胃溃疡是60%-100%,十二指肠溃疡90%-100%,胃癌43%-78%,胃淋巴瘤是90%以上。这种细菌可以造成黏膜的损伤、炎症和免疫反应。既然HP在人的胃中存在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以前胃癌发病率不高,现在发病率高呢?HP感染一定会变成胃癌吗?中国有60%的人被HP感染,如果感染了就发生胃癌,那我们国家就麻烦了。这是不对的,因此我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感染了HP可能得胃癌,可能也不得胃癌,没有感染HP,得胃癌几率小一些,并不是完全没可能。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对一些特殊的人应该引起重视,进行特殊的治疗。第二个问题,HP感染,没有症状也需要治疗吗?如果HP是阳性,建议杀灭。杀灭方法也比较简单。

         我国有关HP感染治疗的指导性意见,我们看看哪些病人HP感染后必须杀灭HP,分别是消化性溃疡、早期胃癌术后、胃淋巴瘤、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计划长期适用NSAID、胃癌家族史、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d(ITP)等建议杀灭。

         胃病的第二个因素是药物因素。我们在座一些老年人,可能有心脏病,脑血管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个好药,一百多年前研制成功,在全球大范围使用。但是我们也想到,另外一个方面它会引起胃病,包括慢性胃炎、包括出血等。大家看心血管、风湿、呼吸、血液都在用一些解热、镇痛、消炎的药物。我们经常跟心内科的医生说你们的问题解决了,但把胃搞坏了。全世界每天有3000万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早在1938年就报道了其对胃肠道的损害。我做过1156例的调查证实了上述药物对胃的损害。如果必须要吃这类药控制病情怎么办?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改变剂型,目前看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更安全一些。阿司匹林和这些药一定要吃的时候,不妨再去征求一下消化科医生的意见,先吃一些预防药。甚至有人建议这个时候做一个HP检测,如果是阳性,先把HP杀掉,对胃造成的损害可能更小一些。

           第三个因素是尼古丁

          第四个因素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喝茶建议清茶,不建议浓茶,可以喝点红酒,但不建议喝烈酒,避免进食过冷过热、粗糙、辛辣的食物,避免使胃黏膜受损。湖南人、四川人可能说我们一直吃辣椒,都没问题。因为他们小时候就适应了吃辣,可能不吃辣椒反而要生病,但一般人还是要注意。酒精对胃的损害我们就不用讲了,有人讲喝酒后要喝浓茶,其实这是误区,一定要避免,否则会对胃造成更大的伤害。

            精神因素,人们的情绪处于紧张、恐惧、焦虑、愤怒及忧郁等状态时,使胃肠道的分泌,运动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各种胃肠疾病。良好的心态是预防胃病的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溃疡病肯定和遗传相关,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不如结、直肠癌中那么重要。但胃癌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2-3倍,有胃炎家族史的人更应该注意自我保护。

          慢性胃炎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饮食、身心的调整完全可以治愈,但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出现肠化以后,西药没办法让萎缩的黏膜变厚起来,解决肠化问题。如果有人通过过强刺激,让胃黏膜重新长起来可能有生长肿瘤的危险。目前为止慢性萎缩性胃炎很难逆向恢复。不要问医生,也不要看偏方,更不要追求个性的东西,希望萎缩再恢复起来,希望肠腺化生再逆转,目前西医还没有解决办法。有人讲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性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定会变成胃癌吗?我们讲慢性胃病中有20%是萎缩性胃炎,不会都变成胃癌,只是变成胃癌几率比一般人高一点。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到胃癌,要经过肠化―异型增生―胃癌几个过程,癌变率在20-25/10万,大部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会癌变。如果治疗得当,采取的保护措施好,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是没问题的。

           要高度关注萎缩性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有些人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吃不下,睡不香,甚至有人为预防胃癌把胃切掉,那是很蠢的事。胃切掉以后剩下的残胃,10年胃癌发病率比萎缩性胃炎几率还高。另外胃中的息肉也要注意,及时通过手术去掉就没什么问题。

          胃溃疡确诊后很多人不注意,出现了癌变。溃疡病可以不做手术,但是癌变时一定要尽早手术。一方面不要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把胃切掉,另一方面因为其他疾病把胃切掉的病人,剩下的残胃,比正常人患胃癌的几率高两三倍甚至更高,尤其是术后15-30年间要特别注意。

        健康人如何预防胃癌?

          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没有药物可以预防胃癌。因此胃癌预防最关键的问题是早期诊断。我们讲亚洲胃病发生率很高,日本发生率比中国还高,尽管生活条件比我们好。但是近十年来,我们看到日本胃癌的早诊早治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九十,我们的早期胃癌诊断只有5%-10%。因此日本胃癌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很低,五年生存率比我们高很多。我们国家主要的资源还是应该放在早期诊断上,这里一方面有大众知识普及问题,一方面有医生的问题。过去日本人为提高胃癌诊断率,国家大量投入,每个医院都有很多辆体检车,上面有一台X射线机,40岁以上免费做胃肠拍片检查,发现率很高。现在日本40岁以上有症状的病人,50岁以上没症状的病人,每年定期做胃镜检查。早期诊断清楚了,治疗效果就非常好。

          我自己是全国内镜的主任委员,有责任跟大家解释一下胃镜。1881年时,第一次把胃镜插到食道,这是一张黑白照片,当时做胃镜非常痛苦。现在的胃镜柔软、细,可以通过鼻孔插进去。做胃镜检查是很安全的。如果这种方式还是没办法接受,可以请求麻醉科医生打点镇静剂,睡五分钟觉胃镜就做完了,你没有感觉,没有痛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无痛胃镜。每个大医院都有,绝对安全。我们提倡特别敏感的不耐受的人,做无痛胃镜。

         胃癌不一定手术治疗,如果早期诊断,我们可以不劳驾王院长开腹,可以通过胃镜做切除手术。现在我国正在推广这种技术,在日本这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留完整的胃,伤口两周就可以长好。

         关于胃病的保养问题,护胃始于吃。三餐定时、宜细宜清、细嚼慢咽、戒严少酒、讲究卫生、避免劳累。

         胃切除以后,在一个月里,病人要注意禁食糖水样食物,可能引起病人的低血糖。

  总结

          胃病很常见,但值得重视,胃癌不可怕,早期发现最重要,对于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健康是养胃、护胃的关键。健康就是节约!健康就是和谐!健康就是责任!健康就是财富!

         今天耽误大家这么长时间,讲得可能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指正。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四大注意事项可延长胃溃疡患者寿命 
疾病是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地位都不希望自己会得病,因为得病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也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