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的知识

    发布时间:2016-05-10   来源:中华康网   

  1.概述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病,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这里叙述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是指距十二指肠悬韧带50cm以下的肠段,包括空肠、回肠、结肠以及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习惯上不包括痔、肛裂引起的出血在内,其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轻者仅呈粪便潜血或黑粪,出血量大则排出鲜血便,重者出现休克。

  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如下:

  一。 肠道恶性肿瘤:直肠癌;结肠癌;肠道恶性淋巴瘤、肉瘤;小肠腺癌;肠道转移性癌。

  二。 息肉病变:结肠、直肠息肉;小肠息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三。 炎症性肠病:Peutz-Jegher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放射性肠炎;肠结核;急性坏死性小肠炎;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阿米巴;药物性肠炎。

  四。 血管性疾病: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肠血管畸形;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结肠静脉曲张;小肠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五。 憩室病变:美克尔憩室;肠道憩室病;小肠、结肠憩室。

  六。 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

  七。 全身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2).血液系统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3).寄生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4).维生素C、K缺乏;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药物中毒……

  八。 医源性出血。

  九。 其他:腹内疝;大肠缺血性疾病;腹外伤;肠气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空肠异位胰腺;肠套叠;肠扭转。

  十 .原因不明。

  2  诊断

  结肠、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30~50%,其次是肠道息肉、炎症性病变和憩室。由于内窥镜检的开展,医源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有所增长,约占1~5%,多发生在息肉部位,因烧灼不完全由息肉蒂内的中央动脉出血引起,出血量可极大,常在手术后数小时内出现,也有在息肉摘除数周后出血的报告。近年来开展了选择性血管造影、核素显像和内窥镜检等方法,肠道血管瘤以及发育不良病例的检出数已见增多;但是,尽管应用了新诊断技术甚至手术探查,仍有5%左右的下消化道出血病例未能找到其确切病因。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消化道出血传染吗?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但是并没有传染性,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在临床上也应考虑一些少见或罕见的病因,以免造成漏诊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