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

    发布时间:2015-07-12   来源:中华康网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在1000个出生存活的婴儿中,发生本病者约6-8名。中国每年大约15万新生婴儿患有各种类型的CHD。近30多年来,由于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术及超声心动图等的应用,以及在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发展。使许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准确的诊治,多数获得彻底根治。部分新生儿期的复杂心脏畸形如大动脉转位和主动脉缩窄等,及时明确诊断也可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大为改观。郑州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陈振良

心血管畸形的发生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致。据目前了解,由单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所致的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总数的15%.但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目前仍认为由多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与心血管畸形相关性较强的因素主要为:

1) 早期宫内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等。

2) 孕期有与大剂量的放射线接触和服用药物史(抗癌药、抗癫痫药物等)

3) 孕妇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等)

4) 引起子宫内缺氧的慢性疾病

5) 妊娠早期酗酒、吸食毒品等。

虽然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但加强孕期保健、特别是妊娠早期积极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些高危因素,对预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