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胸也可治愈先天性心脏病

    发布时间:2016-01-30   来源:中华康网   

  近年来的统计显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简称“先心病”)已成为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主要类型。先心病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病率约占8-12%,即每年大约有15-20万左右的先心病患儿出生。调查显示先心病又是致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因素,严重危及先心病患儿生命,并影响着先心病患儿的远期生存质量,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制定适宜不同先心病患儿的治疗方案,采取及时的治疗尤显重要。二十多年来,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一直致力于儿童先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技术水平在国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亦享有一定的声誉。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金梅

  传统的先心病治疗方法依赖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方法经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对常见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通俗讲是心房间“漏洞”和心室间的“漏洞”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瓣狭窄,法洛氏四联症等已取得了成熟的经验,手术使大部分先心病患儿重获健康,使复杂心脏畸形的患儿通过减症手术得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需开胸,另外可能出现麻醉意外,体外循环带来的各系统的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输血并发症,心律失常等,此外开胸的损伤会给病人带来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等。多年来医生们一直为寻求既安全有效又可最大程度减少创伤治愈先心病的方法不懈努力。由此,不开胸介入性治疗先心病应运而生。

  1967年国际首次应用介不开胸入方法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取得成功,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摸索和器械改进,目前国际上已在常见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畸形)的不开胸介入治疗上取得了成熟的经验。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凭借多年儿童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经验及坚实的先心病外科手术基础,于1987年即成功开展了肺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1995年与国际同步开展了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内科经导管封堵治疗,由于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规范操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997年国际开始应用先进的Amplatzer封堵器,使不开胸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肌部型),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心病变得更安全,简便且效果更好,至今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应用此项新技术已完成不开胸封堵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上千例,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几百例,尤其对小年龄,低体重,生长发育低下,缺损大且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小婴儿及幼儿患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封堵成功率高, 无严重并发症及远期残余畸形。膜部室间隔缺损是亚洲人高发畸形,国人发病率亦较高,介入治疗的开展为小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小于5mm)不愿开刀治疗,但又惧怕畸形长期存在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提供了最好的治疗选择。

  介入治疗的方法非常简单,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畸形,采用一根导管穿刺大腿根部的股静脉,股动脉,建立通路,沿此途径将封堵器传送到缺损或畸形通道的部位,将缺损(心房心室“漏洞”或动脉导管)堵闭即完成手术。手术大约需1-2小时。对于肺动脉瓣狭窄病人亦经导管建立途径输送球囊至狭窄的肺动脉瓣加压扩张,观察扩张后压力下降满意,即告手术成功。

  介入治疗的优势非常显著,可概括如下几点:

  1.  不开胸治愈先心病,避免巨大刀口创伤疼痛

  2.  不需全身麻醉,避免严重麻醉并发症

  3.  避免传统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对多系统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4.  不需输血,避免输血过敏和感染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的机会

  5.  术后恢复快,术后24小时下地活动,观察48小时即可出院

  6.  封堵效果好,术后24小时心脏功能即有明显的改善

  7.  远期观察病人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封堵器断裂脱落,生活质量同正常人

  8.  不开胸无疤痕,避免由于刀口给患者生活学习历程带来社会心理压力。

   

  总之,介入治疗目前已成为多数简单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给广大非青紫型先心病患者带来了不开胸治愈的福音。科学的道路曲折漫长,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内科的医生们没有停留在成绩前,在为遏制“先心杀手”,保护儿童健康的道路上, 他们还在付出艰辛的努力。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