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病毒性心肌炎 防止病情加重

    发布时间:2015-07-06   来源:中华康网   

  前段时间,医院收治了一位体育系的大学生,该患者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人事不醒,经过校医紧急胸外心脏按压后转送到医院诊治,经询问得知,患者一周前曾患感冒,当时觉得自已年轻,平时体质又好,患个感冒不要紧,也没有好好休息,仍然经常打篮球,最后导致引发病毒性心肌炎,心跳骤停。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杨人强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肌的病毒并侵袭心脏,引起心脏非特异性炎症而产生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甚至晕倒、心跳骤停、猝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与心肌炎症病变的广泛程度与部位有关。重者可至猝死,轻者几无症状。因此它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但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早搏,特别是在感冒或劳累后增多,多数无需特别治疗可自行改善;少部分患者可能经数月后留下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等扩张型心肌病的后遗症。多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ECHO)、脊髓灰质炎病毒为致心肌炎的主要病毒;此外人类腺病毒、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也不少见。所以当患感冒后,应该多注意休息,补充水分和维生素、蛋白质等,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避免病毒趁虚而入,感染心脏而导致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年龄?

  病毒性心肌炎在各种年龄人群都可发病,但以年轻人较易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发热、全身乏力等“感冒”症状,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肠道症状,随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头晕晕倒、心跳骤停等。临床上多数患者以心悸、胸闷、早搏等心律失常为首见症状,极少数患者起病后迅速发展,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或休克、晕厥。患者可以自己感觉到心跳较慢,或者心跳明显增快。一般来说体温升高一度,心跳会相应增加,成人每分钟增加10次左右,儿童增加15次左右。心肌炎患者可见心率增加数明显高于体温升高时相应心率的增加。心电图检查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特别室性早搏、多个导联ST段压低,抽血检查反应心肌损伤的心肌酶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或肌钙蛋白明显升高。  

   

  病毒性心肌炎应该如何治疗?

  一旦患上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配合治疗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内静养很重要,同时应该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适度饮水促进病毒的排出。临床上对于那些出现心跳骤停、心力衰竭伴或不伴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心源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持续性室速伴低血压或心肌心包炎等在内的一项或多项表现,称为重症心肌炎,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除了急性期的西医治疗,我国传统的中医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临床上对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比较严格的标准,由于疾病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甚至是一些医务人员也可能存在。比如在诊断上:对于病毒感染征象后3周内出现少数早搏,或心电图轻度T波改变,心肌酶谱检查中非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其它酶轻度升高的患者,不宜轻易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还可见部分3周内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患者,甚至胸片检查可见胸腔积液,但查心肌损伤指标并不升高,实际上这类患者可能是病毒侵袭肺组织后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部分朋友可能认为感冒了去通过剧烈运动出一身汗就自然好了,殊不知这有可能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和加重;对于一些仅表现为早搏的轻微的心肌炎患者,医务人员轻易使用较强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轻易使用激素治疗等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有可能加重疾病,或因为不恰当的治疗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影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儿患病毒性心肌炎会危害终生吗? 
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往往是病在小孩心上,疼在父母心口,他们不但心痛,更是担心此病会不会给孩子带来终身遗憾。现在不妨让我们先看一看两个统计数据:经国内10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