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时您愿意被扎手指尖验血吗?

    发布时间:2016-01-27   来源:中华康网   

         去医院看病的时候,许多医生在帮助诊断病情及确立治疗方案时,常常会建议患者去检验科窗口扎一下手指头,取一点指尖血,验一验血常规,很多患者,或很多儿童患者的家长都在存疑是否有必要一定要检查指尖血。谁都知道“十指连心”,扎哪个手指头都疼痛啊!   

          现在就请让我讲讲给大家分析一下指尖血常规的临床意义。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治未病科成永明

         扎指尖血验出的血常规(专业称做外周血、末梢血的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是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在儿科急性发热、反复发热、较长时间咳嗽、呕吐、腹泻、腹痛等、感染性疾病诊治中,血常规检查常是区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严重度必不可少的手段。

         通过指尖血常规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的内容。

         1.白细胞总数(WBC)和分类(包括绝对值和相对百分数)值反映的是炎症指标。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以引起这些参数数值的变化。

         2.在儿科发热的患儿,白细胞和分类值常反映感染性炎症,也常作为鉴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的指标。即:细菌性感染常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降低。病毒性感染常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降低,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升高。

         3.成永明教授也观察到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药物滥用(特别是激素类药物的滥用)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人类的免疫力较以前差了许多。另一方面,病原微生物谱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除了一些常见的经典细菌感染外,又多了许多杂菌感染,如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非典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蜱虫新型病毒以及不明病原体、超级病原体等。由于以上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今天的血常规的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4.在复杂性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疾病(如哮喘、咳嗽、反复皮炎、反复发热等)和重症感染又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如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时,上述数值的判断必须慎重,因为它既受感染性炎症,又受非感染炎症的影响。

         5.病毒感染时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某些特殊病毒或病毒感染综合征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不能一味的认为病毒感染一定白细胞降低,细菌感染一定白细胞升高。

          6.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作为血常规三项重要信息之一(其他二项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也是血液病和骨髓功能重要指标。如白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等。

         7.验指尖血常规时,发现有贫血怎么办?成永明教授建议不要用指尖血确定是否患有贫血。因为有时指尖血取血时,很容易混入组织液,从而使取得的指尖血被稀释,患者就会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等情况。这就是“被贫血”了。所以指尖血顶多只能作为查验贫血的一个不确定的提示。提示您有空再抽一次静脉血才能确诊。

         8.血小板计数较高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时若伴有白细胞计数很高,患者又有发热等应考虑川崎病等风湿病。血小板计数较低时,应考虑凝血功能降低,伴有紫癜时,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我们去医院看病时,到底要不要扎指尖血呐?

       成永明教授建议,比较简单的感冒发热,初起时,可以请医生凭经验用药,或者患者自己在药店选购一些OTC类的药物服用。如果病情复杂,或用了药后,2~3天症状还不见缓解,还是及早验指尖血比较好。有流行病期间,最好趁早验指尖血。验了指尖血如果能明确诊断,即可进行针对性治疗,做到有的放矢。如果还不能明确,或发现了新问题,则要进一步抽血检查。还有提醒的是,如果患者担心医生乱检查,最好找自己熟悉而信赖的医生看病,或找美誉度较高的医生看病。我相信,绝大部分医生都是好医生。网站上有好多这样的好医生呢!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川崎病发作后的临床表现 
近几年川崎病在不断的走近人们的视线,很多的孩子都会患上这种病,患病特别痛苦,需要及时治疗,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该病的临床表现,当疾病出现以后,可以及时的应对,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