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发布时间:2015-03-17   来源:中华康网   

  近来大家讨论最多的疾病可能要数手足口病了,每天感染人数仍在上升的现象无疑给很多小BABY的家长带来恐慌。其实手足口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疾病,在以往也有不小的发病率。只要正确认识,注意隔离,及早发现,早治疗,重症病例仅占约2-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郭彩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临床表现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肌阵挛、眼震、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昏迷、脑水肿、脑疝。

    2. 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湿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 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2. 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鉴别诊断

    (一)普通病例:需要与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鉴别,如疱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以及风疹等鉴别。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可资鉴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

    (二)重症病例:

    1.与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

    (1)其他病毒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表现可与重症手足口病相似,皮疹不典型者,应该尽快留取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EV71的病毒学检查,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同时参照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处置流程进行诊治、处理。

    (2)以迟缓性麻痹为主要症状者应该与脊髓灰质炎鉴别。

  2.与重症肺炎鉴别

  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重症肺炎鉴别。前者咳嗽症状相对较轻,病情变化迅速,早期呼吸浅促,晚期呼吸困难,可出现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胸片为肺水肿表现。

    3.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者应与暴发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鉴别。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或低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处置程序

    (一)家长注意宝宝周围是否有类似患者,及早隔离。宝宝如出现上述任何情况尽快赴儿科或卫生部指定医院地坛医院或佑安医院进行甄别。

    (二)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家长密切观察患儿,在病情变化时随时就诊。

    (三)3岁以下患儿,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天以内应留观。留观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留观期间出现符合住院病例条件,应立即住院治疗。48小时内病情好转可解除留观。

    (四)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住院治疗

    1.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抽搐。

    2.肢体肌阵挛、无力或瘫痪。

    3.呼吸浅促、困难。

    4.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与发热程度不相称)、末梢循环不良。

    具备上述第3、4条之一者应收入ICU救治。

    治疗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重症病例

  需要住院治疗,家长要配合医院做好各项检查以及综合性治疗。经过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仅少数危重病例。但是危重病例死亡率较高。根据目前的报告情况,部分地区危重症的死亡率可高达20-30%。但是因为没有特异性药物治疗,仍以综合和对症治疗为主。

     因此手足口病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 
每年4到8月份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那么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小孩患手足口病严重吗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