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成形术的适应症和风险

    发布时间:2015-02-04   来源:中华康网   

  二尖瓣狭窄几乎100%为风湿性病变的结果。早期二尖瓣的交界面和瓣膜底部发生水肿和渗出,以后由于纤维蛋白的沉积和纤维变性,是瓣膜边缘粘连,瓣膜增厚、钙化、融合导致瓣口狭窄。根据病变程度和瓣叶形态可分为隔膜型和漏斗型。病变轻者或早期阶段主要为瓣叶交界粘连,边缘增厚,虽瓣口狭窄但瓣叶活动不受限。随着病变加重,瓣叶进一步增厚,出现钙化和僵硬,瓣下腱索和乳头肌缩短、增粗、融合变硬,二尖瓣形态变为漏斗状,称为漏斗型。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陈伟丹

  二尖瓣关闭不全有先天性病变和后天性病变。先天性主要为瓣环扩大、瓣叶裂开及缺损,腱索和乳头肌过长使瓣叶脱垂等。后天性病变主要为风湿性病变,瓣叶增厚、钙化,边缘卷缩、硬化,使瓣叶面积缩小,不能合拢,各种原因导致的腱索和乳头肌增粗、缩短、功能不全、断裂等。

  二尖瓣成形术包括:瓣膜分离术,瓣叶修复术,瓣环成形术,腱索重建术

  二尖瓣成形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1.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瓣环扩大,瓣叶分裂,腱索过长或者瓣叶脱垂;二尖瓣狭窄但瓣叶面积不小者。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隔膜样改变,第一心音亢进,瓣下腱索无融合缩短,瓣膜无钙化,活动度好。3.瓣膜退行性变,腱索细长致瓣叶脱垂者。4.缺血性乳头肌病变导致的二尖瓣脱垂,为心梗后乳头肌纤维化、延长或者断裂。

  二尖瓣成形术的风险:由于术中使用缝线和人工瓣环术后早期可能形成血栓,术后建议给予抗凝治疗,术后第二天开始,窦性心律者维持4-6周,如果有房颤,除非有抗凝禁忌症,否者应持续华法林抗凝。血栓发生率为:0-5%。手术死亡率约1-5%,90%患者心功能心功能恢复到I或II级,但需再次接受二尖瓣手术的几率在3-10年后会显著升高,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类型有几种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心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本病我国发病率较高,多见于20一40岁的人,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约有1/3的患者以往无明显风湿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