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冬病夏治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5-01-23   来源:中华康网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一般气温降至10℃以下就可发生冻疮。轻者红肿疼痛,遇热瘙痒;重者还可出现水疱、糜烂或溃疡,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斑或疤痕。冻疮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处,且多见于妇女和儿童。

    冻疮是“一年发病年年发”,尽管不是什么大病,但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冻疮多为阳虚,机体阳气不足,抵御外寒的能力就会下降,自然界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在此时达到了四季的最高峰,在三伏期间,借助其旺盛之阳气,配以药物外搽,穴位敷贴等治疗手段,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融会贯通,皮肤肌肉濡养温煦而不发病。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思想。 “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夏天治疗冻疮是为了提高皮肤的防寒能力,增强皮肤的机体抵抗力及皮肤的致密度,避免寒冬季节再次出现冻疮。大部分患者用药后冬季再不患冻疮,只有少数患者到了冬季轻微复发,这种敷贴治疗冻疮的方法也很经济实惠。上海岳阳医院皮肤科李斌

    冻疮冬病夏治的特点是:第一,时间灵活,次数少,快捷便利。所谓“时间广”,是指选择治疗的时间可以在三伏期间的任何一天,而不必局限于一二三伏入伏的当天。所谓“次数少”,是指三伏期间只需敷贴一次,根据冻疮的发病部位,选择穴位敷贴药膏。一般情况选择2-4个穴位,持续敷贴2-4个小时,然后揭去药膏,省时方便。第二,冻疮除了敷贴以外,还有新鲜中草药炮制而成的酊剂外搽,其具体方法是:将药物直接涂搽于以往患冻疮的部位,揉搓至局部发热,中午及晚睡前各一次,连续用药一周。中午搽药时,需晒太阳3-5分钟,搽药后尽量不接触水,使药物能保持较长时间。冻疮敷贴后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敷贴的部位不要沾水,以免影响敷贴的效果;其次,敷贴的部位不要着力,以免移动,影响穴位的准确性;第三,过敏性体质者,若敷贴部位出现红肿痒疼等不适,可提前揭去药膏,一般不需处理,可自然恢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冻疮有哪些危害和预防 
生活中加强冻疮这种疾病的护理才行,注意自己的健康才会有美好的生活,很多的患者都对冻疮这种疾病的预防和危害都掌握的不清楚,我们如果提前知道了它的症状和危害的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