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屑性红皮病简介并答患者问

    发布时间:2015-03-21   来源:中华康网   

  患者提问:疾病:新生儿脱屑性红皮病病情描述:我们家小孩4月23号为35周 4天早产出生,刚出生时皮肤很红,3天后出现全身脱皮,经儿童医院就诊,血培养金葡菌感染,医院诊断为剥脱性皮炎,治疗8天后感染控制住,出院回家,5天后复发,又有全身脱皮,以面部比较严重,又送往儿童医院就诊,现医院诊断为新生儿脱屑性红皮病,久治不愈,现在想试试中医外洗治疗。中药方剂 乳香6 g、大黄10 g 、苦参10 g、当归10 g 、白芷10 g、黄柏10 g、金银花15 g、野菊花10 g、苍术10 g、干姜3 g、甘草3 g、透骨草10 g、百部15 g、蛇床子10 g、红花5 g 、川芎6 g 。 外洗方法 将上述中药适量放入3 000 毫升水中煮沸约20 min, 过滤去渣, 凉至37 e 左右, 外洗患部, 每次外洗时间15 min 左右, 每日1 次, 一周后改为隔日1 次。不知道可不可以给宝宝尝试,需要注意些什么情况?还有可不可以用西洋参煎水给宝宝喝?请求答复,谢谢!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周飞红
希望提供的帮助:宝宝现在感染已得到控制,还有皮损情况,希望得到医生的治疗护理意见
所就诊医院科室:武汉市儿童医院  皮肤科
用药情况:药物名称:曲咪新乳膏
服用说明:一天两次外用
药物名称:鱼肝油膏
服用说明:一天两次 ,外用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周飞红回复:

  脱屑性红皮病又称 Leiner病。发病年龄为6周一20周,生后8周多发。以明显的红斑和表皮鳞屑的脱屑性皮炎为特点。本病一般于出生后2个月内发病,多见于女婴。

  病因:尚不清楚。一般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故推测可能为母乳中含维生素H(biotin,生物素)较少,食用脂肪过多所致。因而认为是一种婴儿泛发性脂溢性皮炎。

  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维生素缺乏,生物素较少食用脂肪过多,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有关。也有认为C5补体功能障碍导致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不全与本病有关。

  临床表现:一般于出生后2个月内发病,多见于女婴。发病急剧,初发为局限性红斑多见于肛周、会阴、腹股沟、四肢屈侧等皱襞处,继而迅速扩展,累及头面躯干和四肢伸侧。在眉、耳后、鼻旁和口周可见脂溢性皮炎样油腻性鳞屑头皮的油腻性鳞屑为黄色较厚剥去可见其下皮肤发红呈轻度炎症反应。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数天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细碎糠秕状鳞屑,有的呈大片状。四肢伸侧可有大片状灰色鳞屑。可有指(趾)甲改变及脱发。皱襞部位易继发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伴有腹泻、营养不良发热、贫血、白细胞增多和淋巴结肿大。发病后2~4周,皮损可逐渐消退但因易继发感染,故若处理不当,可引起肺炎、肾炎等导致婴儿死亡。

  治疗:1.宜应用豆浆配方奶或不加糖的去脂牛乳代替人乳。2.保温防寒,补充维生素B、C、H,在牛奶、牛肝、蛋黄、动物肾脏、草莓、柚子、葡萄等水果、瘦肉、糙米、小麦中都含有生物素(维生素H),另外,在复合维生素B和多种维生素的制剂中,通常都含有维生素H。必要时可输新鲜血或血浆及人血丙种球蛋白。3.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给予相应抗生素。4.病情严重者可用皮质激素,但不作为常规治疗。5.局部治疗:有真菌感染时可用复方抗真菌制剂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患处外涂,见好即停;1:8000高锰酸钾液皮肤洗浴,每日1-2次预防皮肤感染;紫草油或氧化锌油膏或二甲基硅油乳膏等安抚保护剂全身涂布,每日4-6次,以达到润肤保护作用。以上治疗均应该在医师的指导监管下执行,不得自行用药和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红皮病症状表现 
皮肤疾病的种类是非常的多的,并且当皮肤性疾病出现的时候,我们看起来是会非常的恐怖,因为这样的疾病会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皮肤的形象问题,对于红皮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